人说“人养玉,玉养人”,人又说“玉碎能挡灾”,通往王城官道的一条小路旁,一个容貌清丽的女子依依不舍看着怀中啼哭不止的婴孩,狠了狠心,褪下腕上的镯子塞进襁褓,将襁褓放在地上头也不回的跑远了。
那孩子的到来是一场噩梦,可到底是自己十月怀胎所生下的,可能是为人母的愧疚,可能是为了少一点自责,谁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总之那只母亲留下的唯一遗物留在了襁褓中,婴孩可能明白自己被遗弃了,哭声越发响亮,成功引来了一对卖货归家的中年夫妇,夫妇俩一生无所出,拾得一女自是百般疼宠,十五年过去了,姒家有女,倾国倾城!
时值战乱时期,货物并不好卖,十五六岁的姑娘哪怕身穿粗布衣服也掩盖不了天姿国色,全身上下唯一值钱就是手腕上的玉镯,由于经常被抚摸的原因,看着便觉得这镯子带了姑娘的温度,有了生命似的,养父母说这是生身爹娘留下的唯一东西,不论多难都不能拿去换银钱,这天姑娘如往常一样送卖货的父母到巷子口便返回自家的小院子做女红,这是跟隔壁在绣坊做工的媳妇学的,不管天下再乱,只要不到兵临城下的时候,王城的富家女子总要买些这些小玩意儿的。
可刚绣了几针便听到了急促的敲门声,姑娘心中一紧,也顾不得指尖被绣花针扎出了血,急急开了门,只见刚出门不久的父母挑着担子匆匆进来,同时带来了一个天大的消息,兵临城下了!
这种时候女子都是尽量不出门的,王城上下都陷入了紧张中,王公大臣们整日在大殿上商议对策,有人提出了献美人求和,可是又谁都不愿意把自家闺女往火坑里推,于是便有人提到了姒家姑娘,前一刻还在祈祷战争赶紧结束,为生计发愁的姑娘,下一刻便战战兢兢的被人领进了王宫,陪伴她的依然只有那一只温润的玉镯。
王上决定献美人求和,姒家姑娘倾国倾城,赐国号为姓,名曰:褒姒,献与周幽王求和,褒姒和亲那一天,真真是倾倒了王城上下,连随行的军队都放慢了脚步,而褒姒呢,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一直盯着手腕上的玉镯,“以后,只剩咱们相依为命了。”她说。
王城到了,褒姒在大殿上见到了周幽王,那样高高在上,摆足了一个帝王的架子,位置太高,看不到大殿中央跪着的美人的脸,只从殿门一路走来的身姿着实曼妙的很,周幽王换了个随意些的姿势让褒姒抬起头来,褒姒依言抬头,却始终不抬眼眸往上看一眼,不敢,也不想……
褒姒果真是极漂亮的,那高高在上的君王隐约倒映在玉镯上的眼睛里充满了惊艳。
褒姒成了这王宫里的宠妃,君王夜夜留宿,这是别的妃子重来也没有过的殊荣,可是褒姒并不开心,芙蓉帐中一只小手将玉镯抓的死紧,仿佛抓住的是救命稻草,怕一松手就会跌进万丈深渊,她是褒国为求和进献的美人,她不能出事!可是她想家了,夜深人静时一颗颗的泪珠顺着脸庞滴落在玉镯上,她不想待在这里!
周幽王很苦恼,美人美则美矣,可是不爱笑,他从未见她笑过,王后从申国和亲过来时未曾有过不满,她一个进献的美人自是不敢不满的,她该是天生就如此吧,于是博得美人一笑成了周幽王每天思索的头等大事。
还没等周幽王思索出博美人一笑的法子来,褒姒有孕了,此后,褒姒更是被捧在了手心,怀孕后的褒姒一天天的圆润起来,就好似手腕上的玉镯一般光彩照人的很,果真应了那句“岁月从不败美人”,美人不管什么时候都是美的,只是绝美的人儿依旧如玉镯一般清冷的很。
怀了孕的褒姒依然美的不像话,喜爱美色的帝王依然常常去褒姒的宫中,这时总有些人按耐不住了,王后大义凛然的要求帝王看看后宫中别的美人,不能寒了各位姐妹的心,王后是申国国君之女,确实不能寒了申国国君的心,周幽王便开始流连各个美人的寝宫,可是怀中美人再美也不及褒姒的美艳。
次年,褒姒诞下一子,周幽王甚是喜爱,似乎美人生出的孩子也比别的孩子好看些,周幽王为其取名“伯服”,产子后的褒姒依旧很美,是一种柔和的美,就连手腕上常戴的玉镯似乎都更美了几分,只是依旧不爱笑。
微风絮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