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秋白薇摇着头,“我不信任他。”
而后,她又迟疑了一下,改口道,“算了算了,还是买点吧。对老人家总要礼貌的。”
“我觉得人老人也挺好的,至少只把这件事告诉你爷爷不是。”赵璧笑着说道,“从另一方面来讲,他也是关心你。不然没事管闲事干嘛。”
“你说的倒是也有几分道理,嘻嘻。”秋白薇笑着,“那等会咱们顺便在周爷爷店里再买点东西。”
“应该的。”赵璧笑着,“爷爷喜欢什么?挑礼物还是要用点心的。”
秋白薇想了想,说着,“别买补品就行,他不信这个。其他的随便,茶酒什么的都行。”
“不愧是咱爷爷,就是别具一格,那就买点好茶送给老人家吧,不搞特殊。”赵璧点着头。
这边的茶叶店还是挺多的。
仗着自己对茶叶的熟稔,再加来自茶叶大省的骄傲,赵璧很是专业的挑了点好白茶。
这才和秋白薇打车去往秋渊禅的家的方向。
没多久,两人到了目的地。
赵璧一下车就有些感慨,这是一条幽静的小路,很多小洋楼。当秋白薇告诉赵璧她爷爷就是住在这的时候。
赵璧还是颇为感慨的。
怪不得秋渊禅的气质这么好,有这房子养气,气质能不好嘛。
“喏,那栋就是爷爷的房子。”秋白薇停下脚步,指着右前方的那一栋小洋楼说着。
“啧啧,真不错。”赵璧点头道。
“确定不进去嘛?”
“不了。”赵璧笑道,“贸然打扰,怕奶奶反感。认识位置就好了,下次准备好了再来。走吧,咱去竹记馆吧。”
走过一条街的距离,两人来到了竹记馆。
生意并不好,甚至可以说是惨淡。
这年头还是洋玩意盛行,这种传统的雕刻技艺其实并不受欢迎。
相反,等到后来国风在年轻人群体中蔓延的时候,那时候这种雕刻店会是另一种状况。
其实这也侧面反映了一个社会现象。
那些在老一辈嘴里垮掉的90、00两代人其实爱国情怀和对传统的热爱远远高于前辈。
相反那些在六零后、七零后的眼中,其实他们对出国有一种狂热的崇拜。不少人甚至总是持批判的眼光看待国内的现状。
尤其是那些留洋回来,在这新世纪初期多是鼻孔看人,自持身份高贵的那种。
当然,周书博开竹记馆也不是想着靠这吃饭,老人家干了一辈子雕刻,这种东西早已融入自己的生命。
一直开着竹记馆,一是年老无聊,二者也算是精神寄托。
反正房子是自己的,房租又不要钱。
另外,竹记一般接的都是特定单子。多年下来,周书博这雕刻大师的名头在业内还是很响亮的。
虽然圈子小众了一点,但他的作品还是很难得的。尤其是随着年龄增大,作品减少的情况。
不少人愿意花高价买周书博的竹雕作品。
赵璧和秋白薇到的时候,周书博和秋渊禅两人正搬着两条椅子坐在店门处闲聊。
“爷爷,周爷爷你们好。”秋白薇走前,乖巧的打着招呼。
虽然现在“不信任”周书博,但是礼貌还是很到位的。
“来啦,坐坐。”秋渊禅乐呵呵的看着自己的孙女,一点军人气质都没有。
“次过年见了一面,现在也过去小半年了。”周书博先是笑了一句,然后看着赵璧,“这位就是你找我雕刻的那位小男朋友吧。”
秋白薇羞涩的点了点头,一边的赵璧赶紧前,“是我周爷爷,我叫赵璧,听薇薇提过你,说你人很好。”
“是吗?怎么个好法?”周书博来了兴趣。
“......”
“行了,多大岁数了,要点脸?”秋渊禅板着脸说了一句。
赵璧洒然一笑,“爷爷,这是给您买的点白茶。来的匆忙,没怎么挑好礼物,抱歉。”
从2002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