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滨海回到省城,接手关东人家,两进两出,最终把其打造成东北最大农家院,全国闻名。
现在,着手打造的阿巧饺子馆,已初具影规模,受到很多餐饮人的关注。
用了整整十九个年头,从学徒走到今天,成为成功的餐饮人,已经受到了同行们的尊敬。
不是大师,但很多人已经把他当成大师,只是他自己没感觉到罢了。
至于为人,我们不多赘词,在餐饮业摸爬滚打这些年,他的德行被人竖大拇指认可。
在钱财方面,深知出门在外不容易,都有个落难的时候,能帮一把是一把。十九年,借出去和给出去的钱至少几万,很多人已经不知去处。
他带出了很多人。这些人有叫他师傅的也有叫大哥的,现在都出人头地,独掌一面。
饭店是个容易滋生爱情、婚外情的地方。老谭这些年独善其身,没和女人有什么瓜葛,实属不易,这也是他有如此高威信的原因。
征服一个人,靠的不是比别人优越的条件和强壮的身体,而是做人的正直和真诚,以及人格魅力。
“拜师的时候得给师父师娘敬茶,到时候把你媳妇叫来。”张丽说。
“哪来的那些说道,没那么麻烦,我承认就行。另外叫他们别扯没用的,出去简单的吃顿饭就行,别浪费。”老谭说。
“他们愿意咋整咋整,管了呀?到时候把你媳妇领着。”
老谭哼哈答应。
第二天早上,林燕上班前老谭和她说了收徒弟的事,林燕愣怔了一下。她觉着能当师父的都是那些德高望重的老师父,老谭刚四十,收啥徒弟,别误人子弟。
旋即想老谭干这些年了,收徒弟也正常。但她不愿意参加这场合,于是拿出钱包了几个红包叫老谭到时候给几个徒弟,这叫老谭很感动。
“别收人家东西,都是人情。人家拜你为师是因为你现在说的算,等你说的不算了认不认识都不一定,知道不。”林燕很现实的说。
“知道,我没收礼的习惯。”老谭说。
“那不一定,人家要是给你买条烟买瓶酒,你还会不收?乐不得的收。”
“那没办法”老谭笑道,看老婆如此开通,打蛇随棍上,笑问:“今天咱俩一屋睡?”
林燕立时把脸拉下来,说:“不可能,不习惯,不跟你说了吗,憋得难受找小姐,处铁子,我不管,愿意干啥干啥,别叫我看着就行。”
老谭一时气恼,心说这过的啥日子。
有名气的厨师收徒仪式都很隆重,场面不亚于结婚现场。有嘉宾,有主持,排排场场的摆上十来桌,风风光光的。
现场上徒弟双膝跪地,三拜九叩,敬茶奉酒。师父高坐亭台,笑容满面。接拜师帖,喝拜师茶,收拜师礼。
徒弟是收了,能不能教手艺和做人很难说。老话讲的好,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嘛。
老谭不讲究这些,甚至反感。
华清是他喜欢的小伙子,就是不拜师也大力培养。至于李爽在他看来纯属凑热闹,带了她八年,早就成了兄妹,把她和周晓梅一样看待。
但李爽不这样想,严格意义上讲老谭是她的启蒙老师,并且对她关心照顾,在她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帮着她走出难关。
在心里她是感激老谭的,一直把老谭当老大,当师父对待,所以死了心要拜他为师。
等小高老谭没想收,他烦耍钱的。虽然小高已经改过自新,他也喜欢,但没有收徒的意思。可是有李爽呢,收也就收了。
他想这辈子收三个徒弟得了,师父才收了四个,自己不能多,再说也没时间带,别真的误人子弟。
收徒的事由张丽张罗,老谭只一个原则,不许闹大,越简单越好。
张丽知道他啥脾气,自然知道咋搞。
晚上,老店大厅,摆着四桌酒席。
第一桌是艳华、燕子、老邓、李万山、刘哥、小凤、老谭的老邻居李哥他们。老谭没想到张丽把刘哥、李哥、小凤、李万山他们请来,很是感动。
厨子的平淡生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