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也是之后的事。
而眼下里,这个消息如插了翅膀一般迅速在长安城传了个遍
不仅仅只是文人的圈子,包括朝堂,甚至是皇宫。
御花园中。
太宗皇帝陪着长孙皇后一起赏花,随行的还有魏徵等几个朝中重臣。
这也是太宗皇帝笼络人心的一种方式,没事让臣子陪在身边散散步,赏赏花
在这个时候,一众大臣的心情自然要放松的多,不像在朝堂之中那般拘谨。
心情一放松,有时候自然就会大胆地讲出心中的想法。
至于长孙皇后虽说内宫不涉政,但长孙皇后自嫁给太宗皇帝以来,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甚至是生死危机。
在太宗皇帝当年最艰难的时候,她义无反顾,幕前幕后替丈夫化解了不少危机,直至登上大统。
期间所经历的各种磨难,外人很难想像。
因此,太宗皇帝一向宠爱,甚至是尊重长孙皇后。因为他知道,没有皇后,他恐怕坚持不到最后。
“诸位爱卿,最近可有什么新鲜事说来与朕与皇后听听?”
太宗皇帝最喜欢用这样的开场方式,以彰显自己平易近人。
“陛下,要说最近这长安城中的新鲜事,臣倒是有一桩。”
“哦?爱卿且说来听听。”
“此事要先从前些日子芳菲园说起话说,芳菲园中有一奇女子名唤水仙,想必陛下也有所耳闻”
“咳!”
当下里,便有另一个大臣清咳一声。
这不是自找不痛快么?当着皇后娘娘的面提风尘中的女人,这不是让皇后娘娘误会么?
没料,长孙皇后却十分大度,微笑道:“爱卿但说无妨,要说这水仙姑娘的名字,本宫也略有耳闻,据说琴艺天下无双。”
“哈哈哈,原来皇后也知道,嗯,朕的确听闻过此女。怎么,爱卿所说的新鲜事与此女有关?”
“算是有些关联当时,一些文人在芳菲园中聚会,水仙姑娘现场献艺。
后来,不知怎么来了个书生点评了一下水仙姑娘的琴艺。
有人不服,便让那书生现场弹奏一首。
没料,那书生当场坐了下来,将水仙姑娘所弹奏的曲子重弹了一曲,还配了词”
“哦?是他自己配的词?什么样的词?”
太宗皇帝下意识问了一句。
“回陛下,臣记不全,大致只记下前半段。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
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
卷帷望月空长叹
后面的,臣记不太清楚”
这时,魏徵接口道:“回陛下,臣倒是记得。”
“哦?”太宗皇帝有些惊讶:“怎么爱卿也在关注此事?”
要知道,魏徵可是他最器重的大臣,乃百官之首,又是太子太师,学识渊博,博古通今。
连这样的重臣都知晓此事,可见,此事恐怕没那么简单。
魏徵回道:“此事臣早有耳闻,只是之前没有在意。但后来,又陆续听到了一些传闻,这才关注了一下。”
“快,给朕讲讲到底怎么一回事。”
太宗皇帝越发来了兴致。
“陛下,此人名叫顾鸣,据说是江南一介隐士,刚到长安不久。
音律且不说,他的诗词微臣听过几首,的确相当出彩。
另外,于景同相信大家都知道,文坛大家,一向孤傲,结果居然公开表示甘拜下风,甚至还主动劝说夏候爷,让其世子拜那顾鸣为师。
还有一件事,颜公”
“颜公?颜公怎么了?也与此子有关系?”
太宗皇帝一脸讶然。
说起来,太宗皇帝一向敬重颜公,当年颜公做寿之时,甚至还亲自带着皇后一起到府上祝寿。
因此,一听魏徵提到颜公,不免有些惊讶。
我在聊斋写小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