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金华府虽然曾经出过状元,但也是前朝的事了,对于当朝来说顾鸣乃是第一个,自然是一个大喜事。
就算顾鸣没有破格授予五品官阶,作为知府也当前来道贺一番。
“多谢许大人”
“陈大人,好久不见”
“顾大人真的是人中龙凤,令我等仰慕”
“各位大人一路劳顿”
“聂大人,恭喜你独具慧眼,觅得一佳婿”
一时间各种恭维、客套之语。
坐下聊了一会,陈子白忍不住问起了顾鸣遇刺之事。
这次,他没称顾大人,而是亲昵地称了一声贤侄,毕竟他与聂鸿书乃是多年的故交,这都快要大婚了,称一声贤侄倒是能拉近关系。
官场,也不外乎人情。
“听闻贤侄此行被几个杀手伏击,所幸相安无事,以后切切要小心为上。”
“多谢陈大人关心此事晚辈已经上奏,相信朝廷会派人彻查。”
“已经在查了,本官已经收到刑部文书这次的事态相当严重,这幕后黑手怕是与江湖势力有勾结,这也是朝廷最为忌讳之事。”
韩非子曾说过一句话: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
当然,此话是有失偏颇的。
细究起来,韩非子师从洵子,而洵子乃是儒家著名代表人物之一,名气虽比不上孔子与孟子两大圣人,但也算是上半圣、后圣。
也就是说,韩非子师从儒家,当是儒家中人。
但是,如果仅仅是因为如此,韩非子恐怕只能称为韩非,没有资格加上一个“子”。
史上能称子的,哪一个不是圣人、半圣之流?
如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鬼谷子、墨子、孙子
他们分别代表了儒、道、纵横、墨家、兵家等学术流派的最高水准,乃各学术流派的开创或领军人物。
之后,韩非子博览群书,集法家思想于大成,最终成为法家学派之代表人物,后人整理了其著作,编纂为韩非子。
百家争鸣,固然是一件欣欣向荣的事,但弊端也是明显的。
这就好比一个大家庭一样,人一多,各有各的思想与行为,难以形成统一,必然就会发生争吵甚至争斗。
更不要说天下百姓。
对于当政者来说,不能统一天下百姓的思想可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你各个学术流派都想争当天下第一,争着让百姓服从你们的思想,那朝廷岂不成了个摆设?
杀!
于是,便有了始皇帝焚书坑儒的故事。
此行径固然残暴,毁了不少经典学说,也导致了百家争鸣的没落。
但也不能抹杀其功劳。
至少成功地统一了天下,建立了相对完善与统一的法制,最重要的是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等等。
对于推进历史的发展有着无可估量的功劳,某种意义上做到了天下大统。
经此一难,儒家看似遭到重创,但最终还是挺了过来,而且更是集百家之长。
不仅没有像韩非子所说的“儒以文乱法”,反倒还变成了治国之根本。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落魄文人愤世骇俗,或是出于某种阴暗的心理故意写一些煽动人心、蛊惑人心的文章。
但,这种人毕竟只是少数,翻不起什么大浪花。
朝廷不较真也就罢了,一旦较了真,轻轻一捏世界顿时清净许多。
之后,佛家抓住难得的机遇趁势崛起,最终形成了儒、释、道三派鼎立,“以儒治国,以道治身,以佛治心”的局面。
三派彼此间虽然也有冲突,但也会彼此交流与借鉴,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不过,韩非子所说的“侠以武犯禁”,还真就成为历代朝廷的心病。
江湖是没有地界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城池里还好一点,有官兵、捕快之类的镇守着,方便管理。
但天下何其大?
各类大大小小的门派、习武世家或家族数不胜数。
我在聊斋写小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