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在军制!”
韩信说道,“我认为大秦国,不能够再实行更卒役卒制度!”
所谓更卒役卒制度,就是整个秦国内部,全民皆兵。
只要是个男人,就必须要服役,要战场。
同时秦国的老百姓只有两种职业可以做。
一个是所谓的耕田,一个是战场。
这就是商鞅变法之后,给秦国带来的耕战体系。
而秦国也是依靠着耕战体系,完成了对六国的统一。
听到此言,秦始皇皱了皱眉头。
“先生此言,只怕是错了……”
秦始皇皱着眉头说道,“保家卫国,百姓参军,本身就是他们的义务啊!”
“但这是以前没有统一时候的秦国呀!”
韩信说道,“秦国未统一天下时,只拥有关中和巴蜀汉中等地。人口大概有三百余万人,壮丁百余万。战时,能动员的常备壮丁秦军大概在五十万左右。以秦国的国力,再加郑国渠开发以后,要养五十万大军,难度不大!”
“但是现在,大秦国已经统一了天下,兼并了六国的土地和人口。”
“全国人口大概在两千多万左右,全国壮丁总共有将近八百万。”
“这么多壮丁,难道还能够继续实行那样的兵役制度吗?”
“尤其是大秦对六国的控制并不严密,还不能够完全了解六国的地方的土地数量和人口!”
“大秦可以做到三百多万人口,长期养活五十万大军,基本是六个百姓养一个军人,那是因为大秦对自己的本土非常了解。”
这话倒是非常不错。
要知道自古以来,任何皇朝,对地方之所以难以控制,以至于皇权不下乡,宗族唯自治,就是因为不知道地方的具体情况。
但是秦国不一样。
当年商鞅变法之时,就提出了丈量全国土地。
同时编户齐民,给所有老百姓了户口。
这样做能保证地方的税收,能够源源不绝的收来。
同时,更能够得到源源不断的兵源。
为什么刘邦在得到关中以后,对付项羽,不管打多少次败仗,多少次被打得全军覆没,萧何都能够被刘邦,重新聚集一大帮的军队和粮草?
因为萧何掌握了秦国数百年来,对关中的这些资料。
刘邦进入关中之时,萧何抢先进入李斯宰相府,抢到了这些至关重要的资料。
后来,项羽入关。
项羽是一个典型的莽夫。
他不但没有定都关中的想法,而且还一把火将咸阳烧成了白地。
整天做着,重新恢复周朝的分封制度的退后路线的美梦。
想着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的暴发户心态。
因此,没有从萧何手拿回这些至关重要的宝物。
而最终导致,刘邦重新占据关中以后,迅速的依靠这些资料,将权力下放到关中的各县各乡。
也为项羽的败亡,埋下了一条坚实的基础。
但是刘邦做皇帝以后,重新恢复了分封制度。
所以导致,他没有继续完成对六国土地的清丈!
要知道,秦始皇在位十一年,已经基本把六国的土地全部都摸透了。
但是刘邦做了皇帝,重新搞起了的分封制。
大的土地,分封给了自己的儿子。
小的土地,分封给了自己手下的功臣。
以至于,搞出一大帮大小地主,把这国家的土地拽在手中,不用交税。
最终酿成了汉朝后期出现了严重的土地兼并。
之后历朝历代,再也没有任何一个封建王朝,可以完成对土地的彻底丈量。
也更无法,从地方的宗族豪强那里收到一点税收。
直到明朝中后期,由张居正变法,才开始重新丈量土地,也就是实行一条鞭法。
老子是韩信,就效忠大秦了咋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