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自立站在走道,见一排几十个摊位,都挂满女装,每个摊位都有人出出进进。有的顾客在询问价格,问完这家再去另外一家,这是货比三家啊。有的顾客已经交钱,忙着把货往自己袋子里装。姚自立想,我的小店将来要是每天这样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多好啊。
姚自立看到进货的人都拿着几条塑料编织袋,编织袋很轻,便于携带。买了货后,把货放进编织袋,提着、扛着都行,很是方便。
姚自立趁表姑正忙,也到买编织袋的地方去买,姚自立在家里也买过编织袋,都是五毛钱一个,姚自立一问这里的编织袋价格,竟然是两块钱一个,我的乖乖,一下子翻了四陪。姚自立咬咬牙,还是买了两个。
到了中午十二点,表姑才有歇息的空。因为说话多,表姑的嗓子都哑了,但是抑制不住挣了钱的兴奋,她对姚自立说,一午就买了七千多块钱的货,有个客户一次就进了四千多的衣服。眼看要到过年了,正是买衣服的旺季,有的客户就早早的开始囤货了。卖服装还有淡季旺季,姚自立还是头一次听说,要不人家说隔行如隔山。姚自立还是一个刚入行的菜鸟,姚自立觉得还有很多门道自己不知道,让表姑多多指教。
表姑见姚自立虚心真诚,就又对他说,卖服装一定要选准消费的人群。市场妇女、孩子的服装买的就快,男士、老人的衣服买的就迟,因为逛街买衣服的都是女同志,她们买的最多的就是孩子的衣服和自己的衣服。就是男士的衣服多半也是经她们的手买走的,她们是服装市场的主角,我们百分之八十多的收入都是她们贡献的。
姚自立想想也是,还很少见有男人自己逛街买衣服。
姚自立就说自己也想以经营妇女儿童的衣服为主,考虑到是在一个小县城里销售,消费人群相对要小的多,也兼卖一些中老年人的服装,以便招揽更多人的消费。
表姑听了,说你可以试试,不过别抱太高的希望。
姚自立也不知道市面流行什么款式,就根据表姑的建议,在表姑的店里装了两编织袋的衣服。
表姑把他要的衣服一一登记,核算好价格,一试两份,一份自己留下,一份让姚自立签字留存。还嘱咐姚自立三个月买不了的货,马给她带回去,她好再调配货源。
姚自立不付分文就带走两三千块钱的货,姚自立对表姑真是千恩万谢,说不完的感谢话。表姑大气地说,这点货算啥,你好好干,把生意做大就行。
姚自立花一块钱把两个编织袋运到市场路口,看到开往县城的长途客气来了,摆摆手让客车停下来,自己爬到客车面,司机帮忙把编织袋递去,他用面的网把编织袋扎紧、网好。看看万无一失,才放心的从车顶下来。
坐在回家的客车里,奔波了一天,姚自立觉得内心很满足,很有成就感,服装店已经是如箭在弦,只等开业了。
自己马也是一个拥有店面的小老板了,不再用看别人的脸色,让人换来换去了。想着、想着,在客车的颠簸摇动中,姚自立闭了眼睛,他看见像下雨一样,飘飘悠悠的从天空散落下来许多钞票,他赶忙弯下身子去拾。谁知手刚要捡到钱,身子被人一推,他猛地一惊,醒了。
姚自立看到坐在他旁边的人一脸不满,知道一定是自己睡着时身子向人家那边靠的太多了,所以人家才推了他一把。他向邻座的人歉意的笑笑,又想想刚才的梦,心里埋怨邻座的人太不够意思了,你怎么也要等我拾着钱再推醒我啊。
在离服装店不远的地方,姚自立下了车。他把两个编织袋从车扔下来,就肩扛着一个,手里拖着一个,向服装店走。累了他就放下歇一歇。二三百米的距离,他中间歇了两次。你别看一件衣服拿在手里没有什么分量,几十件、几百件衣服放在一起,这个分量就很重了。就是姚自立这样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扛起来都有些费劲。
贾霞正在照相部里给人照相,看到姚自立肩抗手提的拖着两大袋东西,十分艰难的走过来,贾霞赶忙放下手中的相机,跑出照相部想帮姚自立一把,姚自立见她过来,忙说:袋子很沉,你拿不动,我自己来就行。
开局一根绳 农二代逆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