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自立很快就见识了周班长的本领。刀工技术精湛。一把菜刀在他的手里,下翻飞,切削砍剁,运用自如。一盘咸菜,也是切得均匀,码的整齐。灶功夫,炒炸煎炖,更是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单文斌还说,周班长还有几个拿手的菜。特别是他炖的糟鱼,味道独特,更是一绝。听说县里几个饭店找过他,想高薪聘请他,都被他拒绝了。
姚自立在家虽然做过饭。但那是只要能满足口腹温饱就行,不讲究色香味的初级做法。和在伙房里做饭,让师生那么多人吃不是一个档次。他开始切菜的速度跟不,周班长就告诉他怎么握刀省力方便。几天下来,他速度还跟不,周班长就不断的批评、督促他。周班长说起人来有个毛病。就是说起来没完没了。中午的事,晚又提起来了,很让人心烦,为这事三个老师傅都和他吵吵过。对姚自立他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不是切菜慢了,就是切得不均匀了。姚自立明白了周班长人缘不好的原因,一句话,就是嘴臭。好在姚自立是新来的,又是临时工,不敢不服从领导。并且姚自立觉得周班长虽然为人有他的缺陷,说话不耐听,但这个人不黑不滑,还有这么好烹饪手艺,还是有让人敬重的地方的。所以,有时候周班长说他时,即便当时不高兴,但也没有向心里去。
冯班长对老师们态度谦和。对菜案的人说话拉呱也不错,不过对他们面案的人却是很严厉。常听到他训斥他们。甚至带一些骂人的话。工人们对他倒是顺服,乖乖听他指挥。姚自立感到很纳闷。
卖菜的窗口有多个。开几个窗口根据需要而定。但必须有学生买菜窗口和教师买菜的窗口。教师这边的菜花样多一些。价格也高一点,学生一般是不允许到教师买菜的窗口买菜的。至于姚自立他们在哪个窗口卖菜,都是周班长的随机安排。
老周,好长时间没有吃你炖的鱼了。孙校长卖菜时对周班长说。
校长想吃鱼啊,那还不好说。让老周明天就做。每到开饭时杜司务长都在伙房督促干活,听到孙校长的话,马表态。
伙房的食材进货都是杜广大一手把持,有的是他到市场去买,有的是让商家送到伙房。学校人多,用量大,多少卖菜、卖蛋、卖面的老板都希望和杜广大认识,想成为学校伙房的供货商。他们见了杜广大满脸堆笑,点头哈腰的谄媚样,就像在桌子下面溜溜转的狗,随时等着主人扔下一根带肉的骨头。
单文斌悄悄对姚自立说,杜司务长在伙房捞了不少的油水。还开玩笑的说:干三年司务长,拉出去枪毙都不亏啊。姚自立知道单文斌的姑父和杜广大关系不好,听了笑笑,不作回答。
杜广大马给一个卖鱼的老板打电话,让他送几斤鲫鱼来。周班长让姚自立把鲫鱼剖好,晾干。晚,他不让别人帮忙,自己把鲫鱼码放在锅里,放入他自己配好的香料。文火顿了一夜。其间他几次起床,察看火候。早锅盖一打开,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这就是有名的平泽名吃:糟鱼。
相传平泽糟鱼的创制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县域内有多家以制作糟鱼著称的饭店,其中周家就是其中的一家。
我们平时家里炖的鲫鱼,往往是鱼腥味重,鱼刺不烂,老人孩子不便食用,怕鱼刺卡了喉咙。姚自立在冷库工作时,在湖边的小饭馆也吃过店家制的糟鱼。除了咸的要命,没有什么可吃之处。
真正的传统糟鱼,成品鱼体完整,色泽呈鲜亮的酱黄色。吃起来肉质松软,骨烂如泥,香而不腥、肥而不腻。真是醇香爽口,色味俱佳。
因为濒临湖泊,做糟鱼成本不高,所以糟鱼味美价廉。是一般小老百姓喜爱的佳肴。在过去那些从事拉车挑担或做小买卖的穷苦人,他们碰收入较好的时候,就买二两酒,一包糟鱼,过去糟鱼是用莲叶包着买的。一手端着酒碗,一手拿着糟鱼,蹲在酒店门口,饮酒、吃鱼、谈天说地,高兴了还来一段。说什么“有酒有肉有白面,给个知县也不换”。负债赔钱了,也要赊二两酒,一包鱼,蹲在那里借酒消愁。
现在的人们到饭店吃饭,鱼也是桌的必备菜。只不过现在的吃法花样更多、更时尚。如果三五个人小聚,盘糟鱼还是很多人的选择。
开局一根绳 农二代逆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