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声马鸣,他勒缰下马,沙场百战,领兵而归,少年将军的风姿义气在他身上得以彰显。
边境多风沙,他如今的肤色已经不如之前的白皙了,我苦笑,我叫他之时也是幼年。算起来,我也有,十几年没见到他了吧。
“七弟。”太子热意满盈的冲了过去,他也礼貌的回了句。转身便瞧见了我:“皇兄,这位,又是你府上的哪位政客?”
语言中也不罚讥讽之意。太子自然也看出来了,上前一步
:“七弟不知,这可不是我府上的政客,这位是,是公孙上卿。”
“公孙上卿?可是国公府家的凌云大哥?”
他的态度有所改变,我便恭恭敬敬的回着。
“虽在边境,但关于公孙大人的事还是听说一二的。”我点头实意,他则话锋一转:“敢问令妹可还在闺中?”
这句话,真的让我有点措手不及,他竟然问起了我?
指尖的凉怕也是一瞬间的,我恭而低头,双手作揖:“睿王妃,前几日已经薨了。”
我没有抬头,没看见他的表情,只知道他当时像我一样,措手不及吧,要不怎会那么长时间没有说话。
最后,太子做了和事佬,回宫的一路上都骑着马,世人皆爱英雄,也是欢迎喝彩之声冲了满耳。
这次回朝,听说带走了边境一半的兵力,有家人的回家探亲,其余人城外扎了营。
宫门前,便看见了齐盛里一群人。而齐毓庭的态度与刚刚真的是大相径庭。早早的下了马飞奔过去,想想太子,话都没说几句吧。
“唉,果然还是同胞更为相亲。可惜我没那好福气,母后也未曾给我填个兄弟姊妹的。”
呵,你没有兄弟姊妹,所以就杀了我的哥哥?
接着,他便看向我,还拍了拍我得肩膀:“所以呀,上卿大人,本宫可就你这一个得力干将了,你可切莫背叛我呀。”
“太子殿下过虑了,这天下谁都会背叛你,唯独自己。”他挑了挑眉,不解的看着我。
“臣是说,臣不是忠诚之人,臣帮您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罢了。”
我若一味地奉承,他更会起了疑心。其实我们双方都清楚的很。
最终他意味心长的回了一句:“大人此言有理。”
固北将军归来,宫中定会摆起酒宴。往常我几乎都会推迟,今时不同往日,歌舞升平,众人开怀而饮。
皇帝对齐毓庭更是赞赏有加。我纵观过去,酒宴之上,也可以清楚的看到——以钺王齐盛里和太子齐慕阳为首的两股势力。
歌宴过半,皇上突然想起来什么一样,正声对着齐毓庭说道:“对了,庭儿呀,为你引荐一人。”
我微微凝神,想着是谁可以让皇帝引荐,随后,皇帝的一声“凌云。”让我有点措手不及。
我闻声走上了大殿,“这是公孙上卿,我朝文官的典范。”
“二臣也曾听闻过,上卿大人以三寸不烂之舌退却了东辽百万大军,有传闻说,公孙大人可抵千军万马呀。”
齐毓庭一番话,表面上夸了我,却暗嘲了朝中武将无能。也让我在不知不觉种成了“群臣功击”之人。
印象中,他并不像这样的人。正所谓说这无意,听这有心。
我转身看着他,微微还礼:“殿下谬赞了,东辽之所以退兵,并不是因为臣的几句言语,而是他清楚,臣的背后是历丹,是历丹百万的将士。”
我顿了顿,又高声说着:“他怕的,也不是臣,而是历丹的国力。吾皇明智,吾臣明理,这样的历丹,才是让东辽百万大军退却的资本。”
“好!哈哈哈,爱卿说的甚合朕心意。我历丹朝中多的事精明能干之辈。”皇帝拍手称赞,我便知道,这一关,我算过去了。
回座安下,我拿起手中的酒杯,歌舞又一次响起,我幽幽的看着对面推杯换盏的齐毓庭。
刚刚我说完话,他没有再说,瑟瑟的退去,真没想到,年少的玩伴刚刚回来,就像置我于不仁之地。
踏青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