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肾功能方面,仅少数出院患者的转氨酶、肌酐指标异常。但由于没有感染前的检查结果,不能完全将肝肾功能异常归因于,还要进行长期的随访研究。
而关于肺功能,研究对97名出院患者进行了胸部检测,其中高达55例567出院患者的显示异常,包括47例非重症患者,以及8例重症患者肺功能受损。最常见影像学异常表现是结节、线状阴影和纤维化,分别占比557、474和175。
在r评分1的呼吸困难患者比例上,重症患者显著高于非重症患者,16例重症患者中有12例评分1,占比75。同一数据在非重症患者方面为46例383。
此外,还有30名出院患者出现肺弥散障碍iffusinipairen。这是指2、2等气体通过肺泡膜进行交换的物理弥散过程发生障碍。这一比例在重症患者中达375。
但论文指出,与出现症状6个月后的研究对比,此次研究中的出院患者双侧肺病灶体积显著较小,提示病灶可能在持续消退。
关于持续性肺弥散障碍和影像学异常的发生,此前另有中国学者在柳叶刀发表论文,表示应在重症出院患者中探索预防或改善后遗症的策略,“尽管健康状况持续、严重受损的患者很少,但对于多数患者来说,1年后完全康复是不可能的,他们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恢复发病前的健康状态”。
通过汉密顿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研究人员发现分别有50名417患者出现焦虑症状,其中情况较严重的有21名。45名375患者出现抑郁症状,情况较严重的有6名。
但焦虑与抑郁的比例在重症与非重症出院患者中没有明显差异。
而根据此前中国学者在柳叶刀刊发的论文,新冠康复者生活质量的自我评估得分也较低。1年后,随访中11的康复者日常活动功能受到影响,29出现疼痛等各项不适,26存在焦虑或抑郁的情绪。而相应比例在未感染组中仅分别为6、5、5。
武汉协和医院研究团队在此篇论文里表示,出院患者在确诊后近1年里遭遇了多系统问题,即便是非重症病例。这提示医生应注意非重症患者出院后的护理,并充分进行研究,以了解病毒感染后的健康后果,防止二次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今年8月,柳叶刀就曾发表社论,称“长新冠”lngi是现代医学的首要挑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的“长新冠”临床定义,其指在感染后3个月内出现、持续至少2个月,并且无法明确解释的异常症状,包括疲劳、呼吸急促和认知功能障碍等。另外,患者也可能胸痛、嗅味觉失灵、肌肉无力和心悸等情况,甚至对肺部、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多个身体部位以及心理健康产生长期影响。
社论表示,随着大流行的继续,持续性疲劳、呼吸困难和抑郁等症状可能影响到数百万人,但人们对这种情况知之甚少。由于没有经过验证的治疗方法与康复指导,“长新冠”会影响人们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同时增加医疗保健负担,加剧经济损失。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呼吁各国优先考虑对开展对“长新冠”的认识、康复和研究,为“长新冠”收集数据。同时,科学界和医学界必须合作探索“长新冠”的机制和发病机理,估算全球和区域的疾病负担,了解疫苗如何影响病情,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
与此同时,卫生保健提供者必须承认并验证“长新冠”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卫生系统需要制定个性化的、以患者为导向的目标。
我真不是医二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