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林义会心一笑,“没事,他反正做了初一,咱做十五也不算冒犯他。这叫互相尊重。”
王欣点点头,“我倒不怕得罪他。只是有点可惜,电池项目在短时间内,估计只能跟在他屁股后面吃残根剩饭了。”
林义安慰道:“这可不像你,光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要知道龟兔赛跑,鹿死谁手尚且难说。”
吃到中间的时候,王欣又提出了一个疑问:“林总,有一点我一直不懂,王老板这样肆无忌惮地分解索尼、三洋等国际巨头的电池专利技术,也不怕被人发现告他个倾家荡产吗?
国外可不比国内啊,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林义默然,这也是他最佩服王老板的地方。
你真当这些巨头是病猫吗?并不是,人家不但起诉了,而且还起诉的特别凶。
要是没记错,前生里,大概新世纪初的样子。日本三洋电机在美国起诉比亚迪侵犯该公司专利,索尼同样以侵犯专利为由向东京地方法院起诉比亚迪。
但结果都出人意料,这两场官司比亚迪均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当时这事在国内的影响很大,因为大家都在传:技术出身的王传喜似乎找到了破解专利技术的“武器”。
听到业内疯传,当初刚到步步高不久的林义还特地拜读了当时的各类新闻报纸。
了解情况后,林义也是感慨良多。因为在他看来,王传喜对专利的公开藐视,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都无人能出其左右。
可能是赢了这2场官司的缘故,王老板似乎对拆解别人的专利技术上瘾了,而且在这条道路上一发不可收拾,越走越远。
比如几年后,当王老板收购秦川汽车,开始推出比亚迪汽车时。
王老板几乎如法炮制,极力模仿本田与丰田。
他先是拆解了丰田花冠,反复测量、分解、检测,并研究其结构,试验其性能,认真分析其零部件。
然后,对没有专利的,王老板就照着做;如果有专利,就稍微把它改一改,继续做。
就这样老王同志通过大量采用非专利技术的方式,迅速拥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
如果没记错的话,大概是2005年吧。比亚迪汽车模仿丰田花冠,推出了比亚迪F3;随后推出的F3R与上海通用的凯越HRV高度形似。
而此后不久推出中级车比亚迪F6,则被人指责是广本雅阁和丰田凯美瑞的混合体;而其推出的比亚迪F8,更是被曝出极力仿照了奔驰轿车C级和雷诺梅甘娜CC……
王传喜因此被称“山寨大王”,这也是他至今备受争议的原因之一。
当时令人费解的是,虽然F3与丰田花冠的类似已经众所周知,丰田公司却迟迟没有对比亚迪提出侵权诉讼。
后来谈及此事,王老板透着微笑的眼睛背后又忍不住透露着幽默。他用一种技术人员特有的偏冷语气,不紧不慢地陈述着自己的经营哲学:
“知识产权要尊重,但可以回避。我们的车没有任何专利问题。比亚迪对那些属于其他厂家的专利,规避得一干二净,特别是汽车产品。”
王老板甚至还搬出了他的“五个面”知识产权理论:“汽车的外观专利有五幅照片,前面、后面、侧面、正上方和斜上方,这五个面都是相似的,就可能是侵权的。
但只要其中有一幅照片风格完全不一样,其余的完全一样也不侵权。”
同样的,作为比亚迪首席设计师,廉玉波更是毫不避讳地表示:“我们每年要拆很多车,有专利就规避掉,没有就拿来用,并做好了打官司的准备,而且100%不会让对手赢。”
凭借成本优势——丰田花冠的价格要10万以上,而不仅“形似”甚至“神似”的比亚迪F3只要7万元,从未有过汽车销售经验的比亚迪竟然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大概在2008年,比亚迪轿车竟然超过有着多年营销经验的奇瑞与吉利汽车,成为国内自主品牌的销量冠军...
...
回忆一番当时的报道内容,再结合自己从业几十年的经验。林义有些嗤之以鼻地说:
从1994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