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利地拾掇一下,林义看了眼老古董诺基亚,发现信号果然坑爹。
趿拉个白凉板鞋跟着进客厅,呵,好家伙,一窝子人围着沙发唾沫横飞,谈天说地。
心想这电话还怎么打?
大伯母也是想到这一茬了,走过来就温温笑说,“来,去卧室接电话吧,里边有分机。”
林义点点头跟着进卧室,但一临门又傻眼了,里边竟然有人在打吊针。
细细一瞧,哟呵,这不是那个眼睛长在脑莫心里的宋梅么,发高烧了?
对着旁边陪护的林旋打个招呼,才拿起搁置一边的红色电话。
电话是吴景秀从日本打来的,瞅了床边的那母女一眼。
林义问电话那头,“你英语口语怎么样?”
“还行。”
通过电话,吴景秀告诉他这两个月调研的情况:
根据Isights的数据显示,在1990年,日本IC市场的份额(不包括代工厂)高达49%,远远超过第二的美国的。
当时的NEC、东芝、日立、松下等厂商依赖于产品的技术和价格优势,在全球制造了巨大的影响力。
从Gartner的统计中我看到,1990年全球排名前二十的半导体厂商中,有一半厂商是来自日本。
如果单单统计前十的半导体厂商,更是有六家是来自日本。前两位分别是来自日本的NEC半导体和东芝半导体,与排名第三的摩托罗拉半导体相比,优势明显。
纵观日本半导体的发展,这个成绩主要与他们从八十年代开启一系列推动计划有关。
集成电路是由德州仪器工程师杰克·基尔比在五六十年代发明的,并在之后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而美国也一直处于全球领先的位置。
虽然日本也很早就聚焦集成电路产业的研究,但是与美国相比,仍然差距很大。到了七十年代前期,日本计算机产业还整体落后美国十年以上,为了寻找超越的机会,日本产学研将目光投向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
在70年代,日本政府与NEC、日立、三菱、富士通和东芝五家日本最大的计算机公司,日本通产省的电气技术实验室,还有CDL(由日立、三菱和富士通联合组建)和NTIS(NEC和东芝联合组建)这两个研究机构联手签订了VLSI研究协会,计划投入3.06亿美元去钻研VLSI。
经过十年的合作,VLSI研究协会共申请了1000多项专利,其中600多项获得了专利权。这些技术让日本在DRAM产业获得了世界领先的地位。
后来日本在八九十年代打败美国,成为全球DRAM老大,就是依赖于此时打下的基础。
但是!
作为集成电路发明者的美国,在日本的步步紧逼之下,他们从八十年中期就开始了回击。
资料显示,1985年美日就开始就半导体问题进行谈判。
当时美国向日本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求他们将美国在日本的市场份额提升到20%~30%,并建立价格监督机制,终止第三国倾销。虽然日本人当时极不情愿,却不得不接受了这个苛刻的条款。
而到了1987年,美日的贸易逆差进一步拉大,且其半导体产品在日本的份额并没有提升。为此山姆大叔再次旧事重提,与日本开始了第二次谈判。
当时的里根政府要求日本必须改善市场准入和停止在第三国倾销。
再加上后面的一系列半导体协议,到了今年上半年年,日本的半导体已经今非昔比。全球半导体龙头的位置,也在1992年被美国Intel反超。
按照Isights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日本在IC市场上的份额越来越低。曾经领先全球的NEC、日立、三菱和松下已经不再出现在这个榜单最前列。
按照Isights的说法,这主要是以韩国和美国为首的IC供应商在存储方面的竞争有关。
从1994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