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那咱们就借一辆自行车,然后去附近的县城转一圈。
赵秋燕过来的时候,听人说过,眼前钻进一处的基地,距离县城非常的近,
可是,赵秋燕没有想到,既然这么近,
只见,当赵秋燕和万里带着孩子,从钻井一处基地出去之后,他们步行了不到半个小时,就走到了陕北延安市甘泉县县城内。
1990年,甘泉县是一个非常小的县城,只有一条老街,而且一点也不繁华,毕竟人口比较少。
这个时候,当赵秋燕和丈夫,走进甘泉县境内的时候,
她看着那些,提着用竹子编织成的笼,卖馒头的陕北人,突然想到了路遥写的人生里面的主角高加林。
情不自禁的,赵秋燕感觉眼前的一切,都非常新奇的,说道:
万里,你有没有感觉,附近这些卖馒头的人,特别像高加林,而那些推着自行车的女孩,特别像刘巧珍。
听着赵秋燕的话,万里哈哈大笑,觉得赵秋燕是在看电影的,说道:
赵秋燕,我记得,你好像没有看过电影人生吧,你怎么还知道的这么多啊?
赵秋燕在新疆克拉玛依工作的时候,放映队过来放电影,是放过一场人生的,
只不过,当时,万里已经转战到了,鄯善的钻井队,
所以,万里并不知道。
在甘泉县县城,夫妻两人买了铁炉子,买了锅,然后还买了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顺带,在附近的县城里面转了一圈。
下午,他们一家三口,在县城附近吃了羊杂碎。
晚上,万里又去附近,买了些煤炭回来。
就这样,一家三口,算是能够在眼前的这个房间里面,生活了。
当赵秋燕将热气腾腾的饭,做好之后,她便端到了那个大木头柜子上面,
一家三口人,就趴在那个木头柜子上,吃饭。
虽然,赵秋燕做的伙食很简单,就是一人一碗汤面,
但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觉得特别的温馨和美好。
晚上,睡觉的时候,由于那个钢丝床不大,
所以,一家三口人,挤在那张钢丝床上,非常的拥挤。
于是,赵秋燕便决定,有空再去一趟附近的县城,买一张更大的床回来。
家,安顿好了之后,就是孩子上学的问题了,
第2天,赵秋燕和万里,就带着孩子,来到了钻井一处子弟学校。
钻井一处,基地很大,中间有一条河,隔开,分为河南和河北。
只见,当赵秋燕,万里一家三口,过了桥之后,他们便看着眼前不远处的学校,以及学校附近那些低矮的砖瓦房,
赵秋燕有感而发的,说道:
真没有想到,钻井一处的房子,还真是多呀,除了河南边的那些房子之外,在河北边还有这么多房子。
万里更是觉得,他们当初应该把砖瓦房,找到河的北边,
毕竟,河的北边,这一个片区,距离学校比较近,将来孩子上学也方便。
学校不大,在半山坡上里面的学生,也不多,大概一个年级,只有一两个班儿,一个班里面,也就是二三十个学生。
虽然,学校不大,
但是,教学设备什么的都有,
而且,老师也都是师范学校毕业的,非常的专业。
当赵秋燕给6岁的儿子龙龙,报了学前班之后,她就放心了,
因为,孩子的上学问题,终于解决了。
可是,接下来,又出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因为,赵秋燕和万里,都是钻井技术员,
他们如果上班的话,必须去钻井的一线,
可是,眼前的钻井一处生活基地,只能算是一线单位的,一个比较小的后勤基地。
晚上,赵秋燕和万里躺在床上,开始讨论起了这个问题。
长庆钻井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