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火车,都是绿皮汽车,不仅速度慢,而且走走停停。
只见,当赵秋燕从火车上下来之后,她看着西安火车站的出站口,感觉自己,路都不会走了。
毕竟,赵秋燕在火车上,坐了7天7夜,
她那种痛苦程度,可想而知。
从西安火车站出来之后,赵秋燕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听着周围的乡音,她感觉格外的熟悉和亲切。
此时,已到了下午,没有从西安市,抵达宝鸡市的大巴车,
于是,赵秋燕便找了一个最便宜的招待所,凑合着,住了一晚上。
第2天一大早,赵秋燕就来到了玉祥门。
80年代中后期,玉祥门那里,是一个汽车站,有好多发往陕西省各地的汽车。
当赵秋燕坐上了,从西安市发往自己家乡,扶风县的大巴车之后,
她的心,再也平静不下来了。
毕竟,这次,是赵秋燕离开家,时间最长的一次。
而且,相比之前赵秋燕去的地方,陇东高原和陕北黄土高原来说,
她现在,可是去的祖国的边陲,新……疆。
在大巴车上,虽然赵秋燕很困,
但是,一路上,她都激动的,欣赏着窗外的风景。
相比新疆克拉玛依戈壁滩上,那种荒凉的风景来说,800里秦川,简直郁郁葱葱,到处都充满生机。
与此同时,赵秋燕也非常纳闷的,在心里面想:
真是太奇怪了,为什么有着良田的地方,地底下没有石油,
而那些一毛不拔的地方,却石油储量丰富呢?
只见,当大巴车在低速上,行驶了大概5个多小时之后,终于抵达了赵秋燕的家乡,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
只见,当赵秋燕抵达了扶风县之后,
她第1件事情,就是去车站旁边的饭店,吃了一碗自己最喜欢吃的,家乡美食,扶风哨子面。
只见,当那一碗美味的岐山臊子面,吃到嘴里面去的时候,
赵秋燕感觉,这就是世界第一美食。
对于从小吃面长大的赵秋燕来说,她不喜欢吃肉,也不喜欢吃炒菜,只要上顿下顿有面条,就行了。
当赵秋燕狼吞虎咽的,把那碗岐山臊子面吃完之后,
她也把汤,给喝的一干二净。
接着,赵秋燕又从县城,坐了一个蹦蹦车,抵达了他们村,所在的乡镇,建和乡。
就这样,赵秋燕在建和乡,下车之后,她终于看到了,不远处自己从小长大的那个村子,赵家村。
从建和乡到赵家村,再没有任何的车辆了,
于是,赵秋燕便背着一个大包,她快步的朝赵家村走去。
像往常一样,当赵秋燕走到,村口的时候,她来回张望着,生怕母亲在这周围劳动,
毕竟,赵秋燕他们家的地,距离村子,可是非常近的。
这个时候,正是秋收农忙的季节,
村里面的人,大部分都在地里面劳动,待在家里面的人,并不是很多。
只有一些上了年龄的老太婆,坐在门口休息着。
只见,当那些老太婆看到,赵秋燕千里迢迢,风尘仆仆的回来的时候,
他们都高兴的拍着手,说道:
“赵秋燕,你可回来了啊,你不知道,你爸爸妈妈,每天想你的,经常在村口的西头看你呢……”
那个时代,没有电话,也没有网络,
所以,赵秋燕和家里面通信的方式,主要就是写信。
可是,写信的速度,真的是太慢了,
赵秋燕从新疆,写好一封信,邮寄回去,得一个月,
而当父母收到,赵秋燕的信之后,再给她回一封信,也得一个月。
就这样,赵秋燕靠着写信的方式,和父母交换一次信息,至少得两个月时间。
长庆钻井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