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她便答应了万里。
陕北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当两人走在大山里面的时候,她们感觉到了黄土高原的厚重。
只见,赵秋燕一边走,一边看着万里,说道:
“黄土高原是有灵魂的,是历经沧桑,最千疮百孔的一座高原,勤劳的人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劳动,耕耘……”
万里点点头,他看着不远处,在贫瘠的半山坡上劳动的人民,非常感叹的,说道:
“虽然,黄土高原很贫瘠,种的庄稼,收成也特别的差,但是,它依然养活了千千万万个,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
这个时候,赵秋燕突然想到了自己的老家,八百里秦川,陕西关中平原。
相比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来说,关中平原一马平川,一眼望去能远眺万里。
于是,技术员赵秋燕开玩笑地对万里,说道:
“万里,作为一名陕西关中人,你能适应陕北黄土高原的生活不?”
只见,万里想了想,然后非常认真的,说道:
“说实话,我刚来陕北黄土高原的时候,我还真的有点不适应,待在这大山里面,感觉非常的着急,但是现在,工作一年多了,也感觉自己慢慢,适应了这里的环境,虽然,山大沟深,但是,却特别的厚重……再一个,我们的工作在这里,是来这里为祖国奉献石油的,并不是过来玩儿的……所以,我觉得,哪怕不适应,也要努力适应才行……”
听着万里的话,赵秋燕微笑着点点头,她和万里有同样的感受,说道:
“是啊,万里,虽然咱们都无法适应,陕北黄土高原的生活,但是,作为一名石油工人,我们要像一个铁钉一样,什么地方需要,就钉在什么地方,努力让自己适应所有的艰苦环境……更何况,我们是石油工人,而石油大多在那种人迹罕至,并且荒凉,条件艰苦的地方,所以,即使我们来自关中平原,也要耐得住寂寞,也要能够在大山里面,扎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的,为祖国奉献石油……”
就这样,万里和赵秋燕一边聊,一边顺着眼前的大山走着。
他们来自同一个地方,有着共同的目标,也有着共同的语言。
他们共同的目标,就是我为祖国献石油,
共同的语言,就是扎根大山,奉献石油。
长庆钻井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