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到了后边,与其说演技上的探讨和学习,倒不如说是陈宝胜回忆过去。
有的是剧组出糗的事,有的是自己演戏的时候犯过的错。
苏寒确实从中得到了不少经验,但也更加了解陈宝胜整个人。
所以说一个不喜欢说话的人,往往闷骚,很多话都憋在心里不讲,结果这下子又仿佛一下子想要把这些年想说的话全部说一遍。
苏寒虽然不太会说话,但绝对是合格的聆听者,陈宝胜也讲得挺开心的。
有几次潘一鸣也会一起来,那时候画风又不一样了,两人都是经验丰富的。
不像是苏寒,总共也就参与了两部剧,大部分时候都只能陈宝胜回忆过去。
这时候的苏寒,往往只能听着陈宝胜和潘一鸣回忆过去的经历,然后在一旁默默学习,喊六六六。
不过这两人的经历差别特别大,陈宝胜是科班出身,演了几部剧,就凭借着演技拿奖,从电视剧走向电影,口碑越来越好。
当初在一个小娱乐公司都能一步步登顶二线,陈宝胜的实力可想而知。
而潘一鸣又是另一个不同的经历,从一个吃不上饭,在老乡的忽悠下,去了某个剧组做群演。
结果好像悟性不错,被导演看重,成为了那部剧的固定小配角。
据说潘一鸣那第一部剧,就一个人演了十三个角色,然而加起来可能也没有十分钟。
而且为了不被观众发现几个十三个角色都是同一个人,潘一鸣很多镜头都是没有脸的,纯粹的工具人。
也不知道潘一鸣是不是很喜欢这种紧张刺激的经历,结束了那部剧,几个月的时间才拿到两千块的钱,心里却对演戏念念不忘。
最后跟着其他群演混在那个影视基地,每当剧组来人,就毫不犹豫地毛遂自荐。
每一次睡觉的时候,都会思考着自己的表现,人家演员的表现,在思考中入睡。
他渐渐的在这个影视基地有了名字,来这的剧组一想到群演,就会想到潘一鸣这个名字。
潘一鸣人生的转折,是一部大制作的历史正剧,原本只是马夫角色的他,被导演一眼相中,愣是演了一个家族庶子,成功在圈子里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名气。
不再是群演,而是正儿八经的演员。
一开始我只想下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