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
赵钟麟都记得当时的情景。
那是三年前的一个秋天。
秋收都快结束了。
他为了报答岳飞的父亲,岳和带着他一起给乡绅收割麦子,就帮着岳飞家抢收麦子。
母亲去世之前,他家就只有两亩薄田,娘亲去世后,他就用两亩薄田和王贵的父亲换了一副薄皮棺材,才把娘亲算是体面的入殓。
周围的乡绅,只有王贵父亲愿意换。
从此之后,他就没地了。
岳飞家不同,岳和没有像小村子里其他人家逃难当流民,就是因为死死的守着几亩地。
秋收为了多挣点钱,岳和、岳家婶子会首先给乡绅们收割麦子。
然后再没日没夜的抢收自家的。
他帮岳家抢收完麦子后,就跑到隔壁田中捡拾乡绅人家不要的麦穗。
这是娘亲去世后,他其刨食办法之外,另一个果腹的补充之法。
当天岳飞的世叔李正华带着周侗在岳飞家的田埂看了一天。
周侗对岳飞一边割麦子,一边背诵圣人文章,不忘学习的自强十分喜欢。
当天天黑,岳飞在自己田中拾麦子结束后,周侗当场就收起为徒。
他当时也提着满满一篮筐麦穗,希望当做学费,能够拜周侗为师。
周侗来他们这个小地方,闹出的动静很大,学塾初建的时候,他就打听到周侗会武功,懂兵学。
他没忘记母亲的叮嘱。
要有自保的能力后,再把娘亲教的那些东西做起来。
他早准备着拜周侗为师。
当时周侗对他就不加言辞,让他把麦穗还给地主家,并且要捡拾三十亩的麦穗,全都还给土地的拥有者。
然后还要察看他有没有随了娘亲风尘出身的一些污秽之习,才会考虑到底要不要收他为徒。
赵钟麟当然不肯了。
何况周侗侮辱了他最在乎的娘亲。
捡拾的麦穗,对周侗这种不愁吃穿的人或许不算什么。
可对他来说,却是熬过整整一个冬天,最重要的补充。
周侗当时指着他,指着麦穗,说的一段话,时至今日,他都记得清清楚楚的话。
“麦穗虽然是人家不要之物,但依旧是别人的,你的行为,无异于一条野狗,与天争命,人当顺天应命,匡扶天命,与天争命的野狗,不配入我周侗之门。”
也就是从这一刻起,他绝了拜周侗为师的念想。
告诉自己,他就是一条野狗。
宁为野狗,不为家犬!
他就是要与天争命!
然后他就像野狗一样,开始在学塾的窗户外面,春去寒来的偷学。
也不知为何,半年后,周侗就提出只要他与岳飞订下身契,就悉心教导他。
一年后,周侗的逼迫更甚。
直至现在。
“好了,今天的讲学就到这里,现在可以随意提问……”
赵钟麟听到周侗要结束讲学,不敢有任何的耽误,起身拿着扫帚就往演武场跑去。
途中,他低头看了看脚下的棉鞋。
要不是来不及回去换鞋,他舍不得穿着棉鞋扫雪这么祸祸这双鞋。
他忙着扫雪,并不知道,他离开不久后,周侗走了出来,站在学塾门口看着。
岳飞轻拿轻放的走到周侗身侧,微微作揖:“老师,坚石不愿与学生签订身契,学生也不愿,我们从小一起长大,是很好的朋友兄弟。”
“赵婶子也不是外界传言一般,我爹说,那些污言秽语,都是婿吏恶意中伤赵婶子的。”
“学生小时后经常去坚石家玩儿。”
“阿母为学生启蒙,但是阿蒙识字其实并不多,学生的启蒙就是赵婶子教的,还有吉青他们,我们这些贫寒人家的子弟的蒙学,其实都是赵婶子。”
“拼音法,就是赵婶子教给我们的,后来就连王贵他们都来坚石家蒙学。”
大宋:开局和岳武穆做邻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