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崇祯很开心,登基十年来,就没有这么开心过。
十年来,天灾人祸不断。
他想做个好皇帝,可是太难了。
然而今年,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首先是年初,各地流寇平定,死的死,逃的逃,剩下的全部招安。
也算还中原一片安宁。
国家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
同时,鞑子那边也被倭寇多次劫掠。
甚至于,登莱总督李沐,也跑去辽东劫掠了一次,可谓是大快人心。
这让满清不得不分兵沿海和其他边防。
如此一来,就没有能力进攻大明。
加今年南方收成还不错,粮食危机解除。
中原地区,今年也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流民和死人,更让他欣喜若狂。
当然,他并不知道,之所以没有流民和死人,是因为这些流民,不是被第四商会运走了,就是被各地官员送给三江水师运送给李沐了。
哪怕现在是冬天,人员的流失也没有减少,反而愈演愈烈了。
没办法,随着地主,土匪,官吏的层层盘剥,很多人家的粮食,根本过不了这个冬天。
眼看着就要饿死冻死了,谁也不想等死。
而且,这么长时间以来,第四商会接受流民做工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
活不下去的人,自然就找到了第四商会。
而没有第四商会的地方,不是交给三江水师,就是派人联系第四商会,希望他们能在那些地方建立分会。
也是因此,第四商会,飞速发展,已经遍布大半个大明了。
甚至于,在漠北蒙古和蒙古人合作的人之中,就有第四商会的人。
现在,第四商会名下的产业,有伐木,挖矿,捕鱼,养殖,有家具制作,有荒地开垦,有运输,有制盐,等等等等,包括很多行业。
正因为如此,这段时间,第四商会运送的流民并不多,有二十多万的人,都进入了第四商会名下的产业之中。
只是,随着流民越来越多,也开始将一些想要一块土地,拥有固定生活的流民,陆续送到海参崴。
也是因为第四商会的存在,让大明这个冬天,竟然都看不到几个流民。
因此,各地也没有在因为流民的事情奏折,这在崇祯看来,如何不高兴。
前段时间,更是传来消息,漠北发现大量的金银铜铁矿,漠南那些归顺满清的蒙古人,很多斗跑去漠北淘金去了。
这一下,边境的压力骤然减轻。
同时,崇祯也很明白满清鞑子的性情,漠北的财富,必定会让他们眼红。
蒙古各满清必然要有一战。
可以肯定,短时间之内,满清鞑子应该不会进攻大明。
这半年来,好消息一个接一个,甚至于,让崇祯看到了中兴大明的希望。
正在这时,李沐的奏折再次传来。
早朝之,面对一众文武大臣,崇祯示意王承恩再次念诵李沐的奏折。
王承恩嘴角抽搐,还是打开了奏折,轻咳一声,开始念了起来。
“臣,登莱总督李沐,请陛下恕罪。
臣向莱州知府陈宏范学习过写奏折的,只是,时间太长给忘了。
还有这个文言文,臣是真的不会写啊。
也不能让别人帮我写,那是对陛下的不尊重。
所以,臣只能这么写了,还请陛下一定要恕罪。”
一听这个开头,文武大臣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么长时间了,李沐的情况,在场的众人,就没有不知道的。
从小就不学无术,别说文言文了,能写这么多字就不错了。
不过众人也不在意,你李沐的官都是一百两买来的,谁还在意这些。
继续听者。
“臣发现,这段时间,倭寇已经拿满清鞑子没有办法了,也不去劫掠。
随身兵营:从大明开始暴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