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场殿试守卫也是十分严格,派王公大臣监试,护军统领稽察中、左右二门,侍卫、护军巡逻。
又派御史四人参与监试,以礼部尚书为提调。
此外,设受卷官四人、弥封六人、收掌四人、印卷二人、填榜十二人,均有内阁、翰林院、詹事府、光禄寺、鸿胪寺、礼部等衙门派出。
殿试次日,在文华殿内,收掌官从箱内取出试卷,按官阶高低分布于读卷官面前,大约每人三十卷,卷背粘签,书读卷官姓氏,不书名。
读卷官阅后,按五等标识试卷,即:圈、尖、点、直、叉。
读卷官注明标识后,在轮阅其他读卷官阅过之卷,称为“转桌”。
每个读卷官将所有试卷轮阅完后,即送首席读卷官总核。进行综合评议,个人皆可发言。
得圈多的试卷必列前位。
殿试后三日,读卷官依次至李志面前跪读试卷,奉旨免读时,用朱笔填写一甲三名次序。
十名以后之卷,读卷官到内阁拆开弥封,依阅卷时所排名次于卷面书第二甲、第三甲及第几名字样,最后,按名次填榜,称为“金榜”。
榜用金纸,表里二层,令中书四人写小金榜,另外四人写大金榜。
小金榜存于宫殿之内,大金榜盖印皇帝之宝,待到传胪日张挂于天安门外。
不朽纪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