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叔公,我们这儿婚礼都有哪些特殊习俗啊,跟其他地方不一样的?”苏杭终于想到一个能让二叔公忘记稿子、敞开话匣子的好话题。
老年人都爱讲古。
果然二叔公的注意力被成功转移,“我也不知道其他地方的习俗是怎样的,不过,我可以给你讲将我们处州的传统婚俗。”
“比如迎亲的时候,去的人数要单数,女方送嫁的人数要逢双。这样示意男家单往双归,添丁添口,女方双数示意双双对对,寓意着白头偕老。”
“婚礼当天长夜对歌,还要带种出嫁,”看到苏杭一脸疑问,二叔公又解释到:“就是新娘嫁妆中要放有稻谷、花生、玉米等种子,让新娘带到夫家往,意为到夫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还有夜行嫁,那主要是畲家的风俗,新娘要卯时入夫家门,所以要按路途远近算好时间,一般在午夜就起行,以前大都是步行,少数有坐桥,现在都是坐小车了。”
“还有,牵牛开路。”
“牵牛开路?”苏杭忍不住好奇,人的婚礼又干牛何事?
“因为新娘出嫁讲究一切都新的,从新衣服新鞋子到新房子,走的路也要是新的。如果有二个以上新娘同日出嫁,后面走的路意为旧路,所以就要牵牛踏过。因为牛能犁田,牛踏过的路又是新路了。有时候好日子结婚的人多,不能确认前面的路是否有新娘走过,就索性让人在前头牵牛一路踏过。以前农村家景好的人家,还有直接以牛作嫁妆,在前头开路的。”
老人家津津乐道。
苏杭听得有滋有味:“那我哥哥结婚也要去牵一头牛吗?”
她的脑海里出现一个画面:老哥婚礼当天,一头大黄牛带着大红花,神气十足地走在队伍前面,不时抬头“哞——”一声叫,后面跟着玉树临风的哥哥和白纱飘飘似仙的李嘉言,以及长长的亲友队伍,画面简直不要太美。
“那是过去农村里的习俗,现在婚礼都在酒店里举行,不搞这些。”苏大福忙打断女儿的异想天开。
二叔公看苏杭听得认真,就接着说下一条:“婚礼当天,新娘出门进门时,娘家和夫家的姑嫂均需藏匿,因姑同孤,嫂同扫,不吉利。”
姑同孤,嫂同扫?
那她这个小姑子呢?是不是也要回避?
苏杭顿时呆住了。
男嫁女婚,可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