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料在他的尖矛利箭卖萌攻势之下,“城墙”好像马上要冰消雪融了。
“我们现在年纪还小,谈未来的家庭生活还有点早。而且我相信,事业和家庭并不需要二选一。杨教授从事这个行业几十年,不是家庭事业都兼顾地很好吗?
再说,古建保护这块的地域性还是比较强的,现在也是建议什么地方的人就去保护什么地方的建筑。浙江就有足够多需要保护的古建筑,应该不需要我背井离乡去工作。跟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先生当年的条件比起来,现在的工作条件要好多了。”苏杭试着说服郑彦,同时也偷偷修补自己的‘心理城墙’。
两人四目相对,陷入了沉默,气氛略微有点尴尬。
“好吧,如果你真的喜欢,我也同意你先试试。不过,我还是希望你再慎重考虑一下。”过了一会儿,郑彦站起身来,对苏杭伸出了手,“我们先去吃早饭。”
苏杭点点头,跟着站了起来。
两人手拉手一起步下台阶,一起向食堂走去。
晨辉中,两人的背影看着非常赏心悦目。可是两个当事人却觉得,他们中间好像出现了一条看不见的裂缝。
多年以后,郑彦觉得他们的第一条裂痕就是在这时候产生的。
一天后,苏杭给了杨教授一个肯定地答复。
杨教授非常高兴,马上开始给苏杭布置作业。
先是开了一堆书单:《古建筑测绘》、《古建筑材料与构造》、《古建筑面饰彩绘》、《古建筑修缮与施工技术》、《古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古建筑装饰工程预算》、《古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古建筑保护和工程建设法规》这样的专业书籍当然是必不可少的。
不过,杨教授认为,比专业知识更重紧的是要先培养对以历史建筑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所以要多看史书,了解历史。
还要苏杭每一个月研究一个古建筑,先从杭州的古建开始,从海量资料中找出自己要研究建筑的历史,梳理清楚地块和建筑的变迁、建筑历史,找出房子中曾经住过的人;他们曾经在这里过这怎样的生活……
因为很多时候建筑并不仅仅是一幢房子,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特征,一种记忆,一种乡愁。
男嫁女婚,可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