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蓝领生涯
超小超大

第三十三章 空间弯管 (2-1)

最终,他们选择了电油丁,样子类似小号暖气,借助电阻烧油。优点冷的慢,保温时间长。

“这玩意,还挺给力,烧一会儿就这么热,牛牛,这下可以满足了吧。”

“那四必须滴!你也不看看崽玩意儿多少钱,220呀大哥!”

又添新家电,家的感觉越发强烈,周国强将报名号牌,贴在床头最显眼的位置,就仿佛他想所有人知道,他周国强也是报名过大地欢歌的选手……

次日,周国强的那一丢丢幻想彻底破灭,厂子电力十足,不可能连续两天停电。

十一月底,大活都开始收尾,该组对的锅炉基本完成,塔筒也余下不到两套。

对于前几道工序来说,早完活就能早放假,可对于周国强他们这样的组来说,希望还很遥远。

当然,他们还有垫背的,那就是锅炉焊组。

“师父,塔筒今天都配不齐,锅炉也得等打眼完了才能点零件入库,今天干什么呀?”

周国强依旧抱着一丝侥幸心理,只要陈师傅说没活,他就敢跑路去武城街毛爷爷雕像下,疯狂搏一次。

“放心!领导不会让咱们闲着,你瞅瞅工票都开下来了,对接空间弯管。”

陈师傅的话,彻底浇灭了周国强内心那一丢丢火苗,好在他此刻,看的已经没那么重。

“不是说空间弯管来齐料才会干吗?就那几根,缺不少呢吧?”

其实周国强对空间弯管对接,没丝毫概念,图纸是研究过一二,仅限于脑海成像。

“不是对接那些长的,而是那一堆!”

顺着陈师傅的一手仙人指路,只见杨师傅和郝师傅,正推着双轮车,满载小铁管,悠悠晃晃。

“这是?”

“先接最短的,最后才组长的,你把图上标注的算一下,开单面坡口的弯管接多少个,分别是什么尺寸。双面坡口同理。”

陈师傅的话,周国强有点懵,图纸他也看过,那图简单到不可思议,虽说主、俯、侧视图都给了,可每副图就是一到两根的弯曲线,仿佛不同形态的毛毛虫。

“啥长的短的?师父我搞不清楚啊,这图上就一根线,和一些标注尺寸啊……”

懂就是懂,不懂他周国强也不会装。

“有啥不懂的,有尺寸就对了!别看死图,设计科那群家伙就这样,习惯省事。一根线就代表一根管子,尺寸就是现实长度,然后你在对照技术说明和部件表,一看就明白了。”

陈师傅说的简单,周国强下意识的点点头,有点通了又似乎没通。

“额……我再研究研究。”

这次他仔细查看,被疏漏的技术说明和部件表,不看不要紧,一看他乐了。

“原来关键都藏在这里面,难怪……”

周国强自言自语,颇有种茅塞顿开之感。抬头一瞥陈师傅,正拿着盒尺在测量短管长度。

周国强一拍大腿,心道原来如此!

他也照猫画虎,掏出上个月才配备的象征身份的盒尺,加入测量队伍。(只有懂图纸,才拥有盒尺,车间主任亲自发放,算是一种能力认可)

“师父,这些管子是从哪转来的?厂子直接买吗?”

“厂子买的都是整根直管,然后在弯管车间下料折弯。”

“嗷……明白了。”

“现在搞清楚没?其实短管就四五种尺寸,你主要任务是算清楚,不同尺寸具体数量,有时候他们也会出错,咱们得心里有谱,自己点算清楚,不够早报也好补,若是最后对接时差了,再报太耽误功夫。”

陈师傅讲的很透彻,并不打算私藏什么。这活就他会干,平日里爱装蒜的崔师傅都不敢上手。

“嗯,那我先算一遍。”

在周国强看来,陈师傅并非第一次干空间弯管,具体多少根人家心里有谱。

让他算一遍,无非是一种培养的过程,若直接告知他答案,那便缺少了动脑子的过程。下次换个其它型号,一准拉夸。

我的蓝领生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我在现实世界给武技加点 连载中
我在现实世界给武技加点
就会一点
谁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武侠梦呢?32岁的钱东觉醒了一个可以给技能加点的系统之后,他果断选择了练武,看他如何在现实世界,依靠给武技加点让生命进化……(注:本书功法设定贴合现实,无良师指导请勿随意尝试练习,如若不听劝阻自行尝试,造成损伤,作者概不负责。)
20.0万字5个月前
重生之造富年代 连载中
重生之造富年代
山里的石子
过知天命年的李卫东回到了90年代的造富年代,一手王炸,精准卡位,站在风口,坐等起飞,深谙做人要低调,富豪榜外的人不认识他,榜内的人毕恭毕敬! 这么牛掰,但是孩子和父母也搞不定!
206.8万字5个月前
重生1998之混也是种生活 连载中
重生1998之混也是种生活
六千来世
1998年,杨铸重生了。 在这个华夏腾飞前的黎明时段,杨铸只想走得更坚实。
258.3万字5个月前
开局签到三十亿别墅 连载中
开局签到三十亿别墅
灰十五度
林晨意外觉醒签到系统,每天靠签到,成为世界首富。 “叮,恭喜宿主签到成功,奖励价值三个亿的超级跑车。” “叮,恭喜宿主签到成功,奖励星河湾别墅一套,价值三十亿。” “叮,恭喜宿主签到成功,奖励国贸商场一套,价值百亿。”
218.6万字5个月前
我要做港岛豪门 连载中
我要做港岛豪门
我是阿斗不扶
穿越到1947年的吴光耀,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继续跑路,来到了香港。第一步就是走‘四叔’李兆季的路,开金银铺做外汇;第二步走东瀛YKK的路,进口德国自动链牙机,发展拉链产业;第三步进入房地产,率先实行‘卖楼花’,开启期房时代;当船王,发展半导体,............. 六十年过后,港岛商界已经有了‘一超四强’的说法。‘超’自然指的就是吴光耀家族,吴氏家族自有世界富豪榜过后,一直牢牢的占据第一名。
183.9万字5个月前
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连载中
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木辛三土
王安回到了1980年··· 生活不易,也要放弃前世的浮华,赶山打猎,虽危险艰辛,却自由幸福!!!
171.4万字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