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曾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以前陈琦还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现在终于懂了。
这时间未免过的也太快了把,这都没啥感觉呢,就已经过去了三天,到了传胪大典时间。
这让刚刚熟悉了大唐文采风流生活陈琦很是不舍的提起了裤子,然后和刚认识的几个挚友,在小姐姐们的殷切期盼目光中,从潇湘阁中扶墙而出,开始为明日的传胪大典做准备。
什么,你说这是嫖?
开什么玩笑,读书人的事能叫嫖嘛?
这叫文采风流懂不懂。
这是大唐文人骚客们的主流文化好不好。
再说了,甲榜前三名的大佬轮流请客,还是甲榜第一的会元陈光蕊兄弟亲自带头,他一个挂在乙榜尾巴的小进士能拒绝吗?
最后推托不得,只能含着泪参加了。
也幸亏今天是殿试放榜日,要不然大家还得在潇湘阁里多交流几天。
别问,问就是吟诗作对文采风流。
嗯,文采风流!
.......
鸡未鸣,狗未叫,窗外一团漆黑,不见半点光亮。
陈琦起床洗漱完毕,吃过小丫鬟打着灯笼送来的早餐,在小丫鬟的协助下穿好崭新进士冠服,便出了杨府别院,向着大唐皇宫而去。
传胪,说的是殿试揭晓名次的仪式。
陈琦走到宫门前时,东方渐渐有了朦胧的光亮。
天欲白,花欲红,柳欲绿,大唐皇宫金黄的琉璃瓦蔓延着一片金光,满满的都是华丽富贵。
皇宫外黑压压的一片人,大约分成了两拨。
一拨是穿着朝服的文武百官,这些人按文武分成两个阵营,里面有分成若干小阵营。
另一拨则是像陈琦这般穿着崭新进士冠服,带着簪花乌纱帽的新进进士。
更有几个身材魁梧的老家伙聚在一起,也不知道在嘿嘿嘿的嘀咕着什么,还不时朝陈琦等人看来,看的一众进士们心里发毛。
“这几个老货,该不会就是程咬金,尉迟恭他们吧?”
陈琦有些头皮发麻,对这些老家伙们打心底发憷。
没办法,双方体格相差不是一般大,人家一只手能打他仨,不发憷才怪。
因为时间尚早,皇宫的宫门尚未开启,大家在外面边等边聊,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陈琦来到宫门前,便跟着新认识的几个挚友,一起加入了三十六进士行列。
新进进士门聊得最火热的话题便是状元归属,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有谁不想拿个第一,当个状元郎。
陈琦也想,不过他也清楚,状元什么的,就不要去想了。
别说状元了,就连榜眼和探花都捞不。
因为状元、榜眼、探花只能从甲榜挑选,就算李世民对他的灭佛暴富论再满意,也不可能打破这个潜规则。
这也是大唐世家大族们和皇帝的不成文约定。
皇帝可以钦点状元,但他钦点的状元,必须从官员们推荐的甲榜十人中选择。
榜眼和探花,也是这个道理。
而除了前三甲,后面的名次,就没人在意了。
反正又不刷人,第四名和第三十六名都差不多,能分到什么官职,那就要拼后台和关系了。
天五更,钟声鸣,深锁的宫门掀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文武百官、皇亲贵胄排列着整齐队列,率先迈步进入皇宫。
陈琦等新晋进士在礼部官员的提点下,紧随着文武百官,也步入了皇宫。
三十米多高的城墙,宛如高山一样,陈琦步入皇宫,对皇宫的城墙再次感慨不已。
好家伙,三十多米的高墙,可比后世的紫禁城城墙高多了。
进入皇宫后,首先看到的不是鳞次栉比的宫殿。而是一片开阔的空地,宛如谁家放大了数百倍的庭院一样。
刚刚中举,你告诉我这里是西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