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告诉侄子,他准备把风笛卖了为游艇换上发动机,果然帕特利特闻言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原著橱柜里面装的几把枪,那是自由美利坚,有国情在,强行套入苏格兰就夸张了,英国虽然不禁枪,但普通居民持枪也是要考火器证,或者猎人证,况且无论哪种枪支的制式也有要求,卖不了几个钱。
所以楚舜把枪换成了更具与苏格兰特色的风笛,在苏格兰小镇,乔·钱德勒生前收集风笛,很合理吧。
第二天,换好发动机的游艇再次出海,帕特利特带着小女友在船上,并且还自告奋勇地教小女友开船,李坐在船尾看着侄子的开心,也露出了笑容。
李一直颓废,认为自己不配照顾侄子,但其实也一直关心着侄子,帕特利特情绪不好,李会说“我就坐在旁边,不打扰你”,并且放弃立刻前往爱丁堡的计划,返回小镇找临工。
白浪伴随舒缓的音乐,这是全片李在大火后第一次露出笑容,一切都朝着好的方面发展。
但剧情再次因为一场相遇低入谷底,李在找工作的路上,刚下阶梯就遇到前妻兰迪,兰迪正推着刚出生的婴儿。
在离婚时,兰迪在绝望的岸边,对李说了太多恶毒的话,现在她走过桥,有新的生活,可昔日的爱人还停留在原地颓废,很自责。
兰迪道歉,两人面对面,才有过肩的近景,兰迪后面感觉是阳光明媚的大路,而李的后面是被旁边房屋的阴影覆盖的石梯。
两人的命运从这一段就能看出,前妻兰迪仍有光明的路,而李只剩下坎坷的阴影。
面对前妻的道歉,李完全没有责怪兰迪,只是他认为自己犯的错误,后果是他今生都难以跨过。
这段戏,因为宝拉达不到楚舜要求,拍摄了21遍,除了当初在拍摄大船熬瓦伦蒂娜时,就没有再NG过这么多次。
效果是好的,宝拉饰演的前妻兰迪,和霍伯饰演的李,两人拼尽全力的对戏,把前面刚刚端上桌的一点治愈全部打碎。
不!更准确的说,连桌子都已经掀翻。
让人极度难受。
“这个剧情为什么会这样?”谢尔盖不能理解,说好的互相治愈呢?
彼得·韦特也从刚开始的认为“命题电影”缺少一点内涵,到现在认认真真看着,心中唯一的感觉是,其他电影有高有低,这部电影是低低低低低,太过压抑,让人难受。
我拍戏不在乎票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