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李献想着今年能收购1万吨玉米,那都是阿弥陀佛烧高香了。
没想到,骆波和骆滨出面找艾合买提帮忙,现已收购近18万吨玉米。
这样一买一烘干、再一卖。
除去干湿差价、煤电费、人工开支和税费,净利润预计能高达500万元。
望着一辆辆货车鱼贯而入。
各族农民卖粮的车和购买干玉米的大货车来回进出,把院门的水泥地都碾压了两道深沟。
李献和老谢开心地合不拢嘴了。
老谢指着两道深沟说:“明年把这块水泥地撬掉,打些标号更高的混泥土。”
院内,传输带正朝烘干仓传输着水分较大的湿玉米。
这堆玉米是收尾的活儿,两个多月的烘干活今年也要告一段落。
烘干师傅小姚来到李献跟前请示着,“李老板,这堆玉米估摸着要多出个一吨来,是放到一边,还是一块儿烘干?”
李献摩挲着下巴,思忖着,“多一吨应该问题不大吧?”
小姚担忧地说:“现在玉米已经多出20吨了,能不能承受住?”
为减少烘干成本,在请烘干厂工程队修筑烘干仓时,李献多给工程队支付3万元,在仓底又增加了加固设备。
这样下来,每次烘干玉米时就比这套烘干设备的最初设计水准多烘干20吨玉米。
按照加固后的规模运营一个月,这套新设备就多烘干出600吨玉米。
无形中节省了煤电费。
李献毫不在乎地说:“应该没事,也就多一吨,多个20吨都好好地,比设计规模多个21吨,影响不会太大。”
老谢也劝说着顾虑重重的小姚,“没问题,那套老设备也是多掏钱加了些加固条,这么多年,多个两三吨都没事,照样啥事没有。”
小姚一听,想着老板都说没事,心存侥幸地想,应该没事吧。
再说了,也就是多个一吨罢了。
想着烘干完最后一仓玉米就能回家歇息了,小姚师傅就把多出来的一吨左右的玉米全部运输到烘干仓里。
李献和老谢一门心思地想着最大程度地节约成本,来尽可能烘干出更多的玉米。
俩人都考虑着都是收尾的玉米,前面没啥异常情况,后面这最后一仓也应该不会有问题。
在巨大又诱人的高利润面前,他们完全忘记了安全生产千万不要心存侥幸。
否则,真的是害人害己。
最后一仓玉米开始起锅烘干。
骆波白天值班盯着锅炉房热气输出的温度表,300度,标准温度。
他又来到烘干仓门口旁的温度计前查看里面的温度,烘干仓里面的温度是120度。
两个温度都很正常,心能放到肚子里了。
不用再费心扒拉地调试温度了。
走进厨房看着大师傅在清炖羊肉,李献安排回族大师傅再炒个辣子鸡。
他一想着再坚持15个小时,这次的玉米就能烘干完,能收工回家搂着老婆睡大觉就乐不开支。…
李献为了抢收玉米、烘干玉米,都两个多月没回家跟妻儿团聚了。
在吃晚饭时,李献拿出两瓶伊力老窖,跟骆波喝了几杯。
平日里喜欢喝两口的老谢,今晚很奇怪,滴酒未沾。
任凭李献和骆波如何劝酒,他都摇头婉拒。
吃过晚饭,老谢见李献喝的满脸通红,略有醉意。
他让今晚值夜班的李献回宿舍去休息,自己替李献值夜班。
骆波见天色太晚,路上的积雪都结成了冰,也留在烘干厂宿舍休息。
老谢在锅炉房和烘干仓来回查看着温度。
见温度低下来,忙不时叮嘱值夜班的锅炉工巴哈提添加煤炭。
凌晨六点,老谢打着哈欠抬腕看下手表。
对着巴哈提说:“再查最后一次温度,就能安心睡觉了。”
疆爱无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