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程?我出入庙堂,未来未必不能拜相!”
苏轼眼中有光,意气风发,“至于后世之名,以轼之文才,必有一席之地,何必问之?”
依旧是那么狂,那么自信!
“一点都没变啊!”
“多霸气!这种态度,一点也不患得患失。”
“这就是苏东坡吗?爱了爱了!”
“胸中有日月,豪气干云,不愧是苏东坡!”
易泽稍稍惊讶了一下,很快又将话题扯了回来。
“如今新法势大,子瞻恐怕难以回到庙堂吧。”
苏轼摇了摇头:“新法弊端太多,王安石过于心急,难以成事。”
他看得很透彻。
“子瞻就不怕未来会有牢狱之灾?”
“牢狱之灾?”
苏轼一笑,“不会,虽说我与新法派理念不合,但不至于会入狱,况且我已离开汴梁,他们拿我也没办法。”
苏轼非常乐观,喝了一碗酒,又道:“你既然来自九百年后,想必也知道不少,可否告知一二?”
“不可!”
没想到易泽想也没想,直接拒绝了苏轼的想法。
“这是为何?”
苏轼不解,忙问道。
“知道的多了,就不是苏东坡了!”
“那倒也是。”
苏轼洒脱一笑,丝毫没有动怒的意思。
观众们也看的啧啧称奇。
“易泽好坏啊,要我是苏轼早上去打几巴掌了。”
“还是透露了一些东西,比如说牢狱之灾,距离乌台诗案不远了吧!”
“苏轼一声的转折点就要来了。”
“差点死在狱中的苏轼,唉,心疼。”
“所以说舆论害死人,更被提古代那种环境了。”
“诶?易泽这是要干嘛?”
画面中,只见易泽取出一张卷轴,而后笑道:“久闻苏子瞻才思敏捷,不知今日可有兴致,作词一首?”
苏轼抬眼看了一眼易泽手中的东西,将酒碗一扔,摇摇晃晃的站了起来:“这有何难?”
依旧是十几年前那种语气,自信满满,毫不犹豫。
“卧槽,所以说《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是这么来的?”
“这就有意思了,考验演员的书法功底的时候到了。”
“苏轼可是全才,书法那也是相当的好。”
“不说了,我苏轼,要开始装逼了!”
笔墨纸砚,漂浮在半人高的空中。
苏轼倒是没什么意外的神色。
或许是加了一些酒劲,他的神色略微有些张扬。
笔蘸浓墨,短短几个呼吸的思考之后,苏轼下笔。
开篇便是“老夫聊发少年狂”!
出手相当不凡。
观众都被此刻苏轼的模样震惊到了。
“怎么感觉换了个人?”
“气质突然间就变强了,明明刚才还有几分文弱书生的模样。”
“这一句,雄健豪放,无敌了啊。”
“以前读这首词怎么没这个感觉,现在看苏轼亲笔写,感觉完全不一样啊!”
“真的是气吞万里如虎!”
笔落惊风雨,篝火摇曳,风声大作。
苏轼毫不在意,笔尖一转,继续写道:“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气势越发浓厚,一层又一层,雄浑壮阔,气势饱满。
惊得篝火劈啪作响,震的风儿凝滞不前。
易泽也暗自心惊。
这叫天地异象吗?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原本以为只是诗人夸张的写法,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苏轼没有过多的思考,充分的展示了什么叫做才思敏捷,倚马可待。
他的笔尖,极少停顿。
偶尔有,那也只是因为笔尖无墨,需要蘸墨而已。
见这幅场景,观众们惊得下巴掉了一地。
对话古今:我打造节目,国宝有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