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穆川英补充道:
“之前易泽老师所说的秦国先祖非子,就是商朝将军恶来的后代。”
“恶来?我记得曹操曾经称呼典韦为古之恶来!”
“正是如此。”
“这条鄙视链下,像秦国、越国、楚国等地处偏远的国家,毫无疑问,是鄙视链的最底层。”
听到这里,观众们不淡定了。
“好家伙,三个被鄙视的后面被仰望!”
“这叫什么?这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话说老秦人在那种情况下都没有被亡国,真的是奇迹!”
“我记得春秋五霸里面就有老秦人,真是厉害啊。”
倒了一杯茶,易泽继续言道:
“从秦襄王,到秦穆公,整个秦国就是一直在和西戎争夺地盘,可惜的是,没有抢过,横跨了百年岁月,毫无建树!”
“而在秦穆公时期,他手底下有三个谋士,百里奚、蹇叔和由余。在他们的帮助下,秦国的国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靠着新发展来的实力,这次终于打败了西戎,夺下了很多土地。”
“百里奚举于市,孙叔敖举于海。”
“正是,在秦穆公获得土地之后,秦国也终于有了实力上牌洲打牌了,秦穆公也成为比较公认的春秋五霸之一。”
“诶?为什么是比较公认啊?”
“春秋五霸有很多个版本,人选不一,而和秦穆公同一时期的,就是公认的晋文公。不仅同时代,而且还是邻居。秦穆公最开始的选择就是东进攻晋,结果两次大战,都被晋国给打的惨败,这才转头向西拿西戎撒气。”
“史学家将从秦襄公到秦穆公这百年来的历史,称为襄公得其名,穆公得其实。”
“襄公拿到了资格证,穆公打下了地盘,有了实力、有了地盘,这下子秦国该出人头地了吧?”
“并没有,晋国牢牢挡住秦国的东进之路,连续13位国君,300多年的时间,秦国没能向东扩张一步。
准确来说,不光没扩张,还经常挨揍。刚开始是被晋国揍,晋国没了以后又被楚国揍,只能偶尔去欺负欺负更弱的蜀国和巴国,给自己挽尊。
而就在秦国这憋屈的300年时间里,外界的诸侯国已经打了好几轮,时间呢,也从春秋来到了战国。
冰冰,你知道春秋战国的分界线在哪里吗?”
这一下子确实把郑冰冰问住了,脑海中有些模糊,但思考了片刻,郑冰冰还是想起来了。
“三家分晋!”
“正确!”
易泽笑了笑,这段历史确实不怎么被人熟知。
大家知道的,也就是几个成语。
问鼎中原,一鸣惊人,卧薪尝胆,三家分晋等等。
“过了300年,秦国这时候的国君,叫做秦孝公。从他开始,秦国变得不一样了,而这一切变化的缘由,来自于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商鞅。”
“商鞅变法!可为什么,有些人叫他卫鞅,还有叫他公孙鞅的。”
“这和古代人的姓氏有关。”
易泽笑着解释道,这确实是一个盲点。
“我们现代人的姓名,包含了姓和氏,统一成了整体。
而在古代先秦时期,姓和氏是分开的,它的应用有三条原则:
首先,姓因生而定,百代不变;氏因家族分,是可变的。
也就是说姓是不变的,你爸姓啥你姓啥;而氏是可变的,你被封到哪你就氏什么。
比如一家三兄弟都姓王,分别叫雷、山、风。
老大雷是嫡长子,他继承父亲的封地古,这是嫡长子继承制;
而另外两个儿子,要被分封到别处去,假如二儿子被封到辽,他的氏就从古变成了辽;
这就是第一条原则。
而第二条原则,就是男的称呼氏,女的称呼姓。
比如这个二儿子山,他在古的时候,别人就得叫他的氏加名,也就是古山。
而到了辽以后,别人就得改叫他辽山,不能叫他王山。
对话古今:我打造节目,国宝有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