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用侃侃而谈道:“哥哥又不是王伦,哪有那么容易被人夺了寨主之位。我只是怕如果哥哥不能收了他的心,到时候他带大批人离开山寨,我们如何是好?”
晁盖仔细想了想后说道:“如果他真能另起炉灶,给兄弟们一个好去处,我还能拦着不成?大家聚在山寨,就是因为信任我,我决然不会做对不起兄弟们的事情来。”
公孙胜为人嘴拙,说不出什么流畅的大道理来,所以只是颔首迎合。若不是晁盖义薄云天,他早就拿了自己那份钱财回蓟州孝敬老娘和恩师了。
“哥哥,有个分寸需要把握住了。”感动晁盖的大气之后的吴用又说道:“秦统制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过郭盛一句,山这几日也从未和郭盛有过交谈。如果哥哥偏于郭盛,恐怕要失了秦统制的情义。”
“秦明?他有些小气啊。”晁盖叹道:“险让我错失一位好汉子。”
“当官的不都这样。”公孙胜在一旁道。
“秦明带兵还是一把好手。”吴用解围道:“等他放下了将军架子就会好吧。”
看着自己这两个军师观点都不一致,晁盖当然清楚人心隔肚皮。他本就是一方豪强,迎来送往不知道多少江湖高手,破皮无赖。对于人们的小心思他是门清,也不说破。
公孙胜虽然是道人,但是还没有清修之心,江湖义气比较重。吴用不同,他是读书人,看的事情角度不同,更喜欢和有身份地位的人打交道。其实在东溪村时就经常叹息自己不能一展抱负。
吴用结交晁盖是因为他是本村大豪,不是说攀这个人就可以如何如何。而是他吴用本身就是一个有身份的人,村里唯一的秀才。
也练过武艺,一般闲汉不看在眼里。结交雷横是因为雷横是官方代表,是走乡串村的官方人物之中最有地位的。
至于三阮也是石碣村村里数得着的人物,而且吴用跟晁盖介绍时也说了,他只是在石碣村里居住的那几年才和他们打交道。
离开石碣村之后两年不曾联系,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来,吴用功利心强了些。
他只是一个在村里拿大的秀才,落魄到了极点。甚至宋江私放晁盖的时候,晁盖还要专门介绍吴用给宋江认识就可看出来,吴用其实根本就在郓城县没有一点地位,连县里的风云人物宋江都不认识。
可能是和他起步太低有关系,日后他贴宋江也就合情合理了。在他看来这是一种从低级到高级的升华。而且晁盖偏安一隅,宋江渴望跳出梁山,寻找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这与利益无关,与情谊无关,完全是一个读书人的抱负和野望。
现在的晁盖正值创业时期事业升,所以心中豪情万丈,他不觉得两位军师追求不同有什么矛盾,反而认为可以包容他们,也能够容下整个山寨。
“好了,不去说他。既然秦明兄弟来了梁山,我们就要把他做自家兄弟,背后论人长短不是好汉所为。”晁盖道:“学究,你来说说,不管是顾秦兄弟的颜面还是顾我的威风,那么该怎么做才能不让郭盛兄弟寒心呢?”
晁盖豪气云天的话又让公孙胜冷的脸显出一丝感动,随后马收敛起来。
吴用也是一阵热血涌,现今对他来说跟着晁盖确实要顺心的多。晁盖就是这样一个热血的汉子,对于他信任的人,就会毫无保留的信任,如果那个人想做什么事情,只要不违道义也会全力支持。
“哥哥,依我看郭盛重实利多过虚名。”吴用压下激动道:“既然他喜欢练兵,那么哥哥不如就给他一百人,再把对影山的人补齐一百,让他和吕方名义各带一百人。”
“好,这个主意不错。学究真是我的好军师。”晁盖道:“如果郭盛接纳,那就是他有意留在我们山寨。”
到了第二日,吃过酒后宋江坚持要走,昨天已经拜倒在地苦求不做那“不忠不孝的人”。晁盖无奈只能放行,临走前取了一盘金银给宋江,又给了二十两银子予两个公人,一直送到山下。宋江自然是千恩万谢,告别兄长。
其中吴用和花荣坚持还要送,渡船到了水泊对岸,又往大路走了二十里。
水浒之厚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