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十五年,白起升大良造,发兵攻魏,一举攻下魏国大小六十一座城池。
这为秦国日后东出肴涵奠定了基础。
秦昭襄王十六年,白起和客卿司马错联合攻下垣城。
秦昭襄王二十一年,白起攻打赵国,夺取了光狼城。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白起伐楚,楚军败,割庸和汉水以北土地给秦国议和。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秦军再次伐楚,白起以汉北庸之军夺取了鄢、邓等五座城池,然后直接进入楚国腹地,直围楚国都城郢都。
第二年,白起大破楚军,攻占了楚国都城,焚烧楚国宗庙和夷陵,重创楚军,淹杀楚国都城士兵和百姓数十万。
楚国被迫迁都,秦军然后继续东进,一路高歌猛进,而楚军溃不成军,最后只能偏于一隅之地,苟延残喘。
至此,白起被封为武安君。
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故号武安。
顿时,白起之名,名震天下。
秦昭襄王三十四年,白起率兵攻打救援han国的魏赵联军,大破联军于华阳,虏获韩、赵、魏三国大将,斩首十三万。
又与赵将贾堰交战,溺毙赵军两万人。
秦昭襄王四十三年,白起攻打han国径城,攻陷五城,斩首五万。
秦昭襄王四十四年,白起伐韩,攻占野王。
韩王让党郡守冯亭把党郡献给秦国,以求秦国息兵。
可是冯亭不愿意降秦,走投无路之下,冯亭联系赵国,跟赵王说,只有赵国愿意,党郡愿意归附赵国。
面对整个党郡一郡之地的诱惑,赵国接受了党郡的归附,并且派赵国大将廉颇率军驻守长平。
赵国接受党,也成了秦赵两国长平之战的导火索。
经过长达三年的对峙,赵国在经济有点支持不住了,想要急着结束战争。
而秦国也找到了机会,使用反间计,让赵国把廉颇换了下来,换成了只会纸谈兵的赵括。
而秦国也悄悄的把秦军将领换成了白起。
白起采用假装败退,诱敌深入,分割围歼的战术,大败赵军。
最后赵军粮草断绝,甚至到了杀人吃的地步,无奈之下只好选择投降。
这赵军降卒足足有四十万之多。
面对如此多的降军,白起也有点为难起来。
如果放了,那可是四十万敌人。
这四十万赵军回到赵国之后,必定会给秦国攻赵带来巨大的阻碍。
如果留着,那这四十万赵军可是没有一丝粮食,每日的消耗十分巨大,用不了多久,就能把秦军自己给耗死。
但是,如果不给赵军粮食吃的,赵军迟早会饿死。
反正都是死,还不如选择跟秦军拼命,至少还有机会抢到秦军的粮食,还有一丝活下去的机会。
当这些赵军降卒陷入绝境的时候,只要一有人稍微点把火,绝对会彻底爆发。
于是无奈之下,白起跟部下商议,然后使诈,把这四十万降卒全部坑杀,只留下二百四十个年纪小的士兵回赵国报信。
当然,这些放回去报信的人并不知道白起要坑杀赵军降卒之事,他们只是回去传递赵军战败的消息,让赵国陷入恐慌之中。
因为,如果赵国知道他坑杀那四十万降卒的话,绝对会激起整个赵国的愤怒。
整个赵国一定会拼死反抗,到时候想要拿下赵国,那付出的代价绝对会很大。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十月,白起率领大军平定党之后,兵分三路。
一路由王龁率领,进攻皮牢。
一路由司马梗率领,攻打太原。
而白起则亲自率大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
白起打算趁其他各国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乘胜灭赵。
苏艺凡脑海中有关白起的记忆到此彻底终止了。
如今正是秦昭襄王四十九年一月,白起正率领大军朝着邯郸进军。
大秦:开局抗旨灭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