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了解细菌,所以中药的药理,主要以经验之谈,附以阴阳调和,外邪内邪等说法,作为底层逻辑。
而西医从来没有好好研究过,中药对于人体微生物生态圈的影响,所以始终不理解中药为何有用。
事实上,治病的是细菌。
那些微生物们,为了适应中药导致的环境变化,率先以极快地速度做出改变,短则数日,长则数月,继而宏观影响整个人体的生理运行,和器官功能的发挥,最后令身体出毛病的地方,在自我调节下变得健康。
中药中,包含了改变菌群的物质,也提供了相应的营养,如此而已,是细菌在治疗它们赖以生存的人体。
这是黄极在研究中医后发现的,他光看书,根本看不懂中药的医理。
自己煎熬中药服用后,这才从信息中看出了基本原理。
细菌缓慢改善人体的过程,举个不成熟的例子,就像是人类在保护地球。
他反复研究后,再去看本草纲目,什么阴阳调和、外邪内养。
最终他从这些字缝里,看出八个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有些中药怪方,甚至含有动物粪便,其实就是引进全新的菌种,对人体肠道产生生态入侵!最终留下更优秀的菌种。
相比起现代医学用化学物品暴力杀伤病菌,用物理仪器改变生理,用外科手术刀切除发病组织。简单粗暴,见效极快。
中药所依靠的是自古以来便与人体共生的微生物们,以更加自然的形式,让人体最终自然治愈。是以虽有成效,却见效极慢。
当然,黄极自不会跟洪院长说这些。
因为他根本无法证明,大量的数据是信息感知得来的。
所以这场面是,他只是简单地从实际病例出发,说了一下自己总结了大量的临床病例,发现呼吸系统疾病,可以通过治疗消化系统来痊愈。
并以此论点,围绕这个问题加以考证和论述。
洪院长一开始听他磕磕巴巴地讲着,并不以为意。
想着在听一会儿就打断他,随便安排一个科室上班。
可很快,洪院长就不知不觉听进去了。
首先他发现黄极的内科知识很扎实,也很丰富。
有些特殊酶素的名字他都没听过,忍不住追问。
之后他又发现,黄极描述的内容很深刻,便忍不住偷偷下载了邮箱里的论文。
洪院长一边听黄极述说,一边看他的论文。
很快发现,这论文写得稀烂!
本来在写呼吸道,突然跳到肠道上去了,虽然有很多病例,但推导过程却总是莫名省略了一大段。
从论文角度来说,这是一篇极其失败的论文。
如今配上黄极的讲述,他这才看懂了。
“我算是知道为什么没让他读研了,这孩子论文写得差,口才也不好。但这个思路没问题,推导过程也没问题,这篇论文如果让我指导他写,足够作为博士论文了。”
洪院长从座位上走下来,开始跟黄极探讨起来。
他故意问了一些刁难的问题,黄极虽然口才不佳,却还是精准地回答出来,甚至能举一反三,提出其背后的更深刻的问题。
几次之后,洪院长发现自己捡到漏了。
忍不住问道:“小华啊,想不想读博啊?”
捡漏心理,谁都有。吕庆功教授之前就是感觉自己捡到漏了,别人的学生更香。
如今洪院长也是如此,黄极论文写得稀烂,一方面是他第一次写,另一方面则是刻意为之。
磕磕巴巴地面试,也是故意的。因为黄极相信,洪院长能听出他的研究能力绝不止本科而已。
如此,黄极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汲取洪院长这位超级大佬的知识。
正常的面试,时间太短。
如果黄极表现极强,极度优秀,那么洪院长会奇怪,这种人吕教授怎么会推荐到自己这来。
像现在这样,刚刚好。
洪院长此刻就自觉吕教授眼光不行,找学生光看论文有什么用?
信息全知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