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和董事总经理胡英相,成为保利的董事。
李保罗虽是个建筑奇才,却不善理财,不谙上市公司的责任及义务,尤对投资证券风险认识不足,许多事情交有关人士处理。
1972年公司上市热,保利资产不足,本不能上市发行股票。保利做假帐,使其在保华、金门、新昌之后,成为第四家上市的本地建筑公司。
保利售股集资后,马上拿九百万港元集资款去炒股,其中七百万港元通过胡英相购入合和股票。
合和出事,保利损失惨重。不久,保利在承接公共工程时,向政府有关人士行贿的“牛扒费”一案,被新成立的廉政公署查获。
李保罗人狱,审讯时,对造假帐、贿赂等指控无法反驳。
保利破产清盘,持有保利股份的合和亦铩羽折翼,九百九十万港元全部泡汤。
合和受损的岂止金钱?还有金钱难买的信誉!
正因为合和“信誉不佳”,遭受的损失更惨重。到1974年12月,面值2港元的合和股票暴跌至可怜兮兮的0.62—0.65港元,与三十港元的峰值比,缩水四十多倍!同期,另四种华资地产股也跌幅颇大,但跌幅不似合和这么惊人。
商界人士通常都相信命运,受挫之人尤甚。
我们设想,如果假股事件未落在合和头上,合和就下会“停止交易以便彻查”。
同时,胡英相担任董事的保利公司,也就不会成为清查重点。保利破产清盘,说到底是“命该如此”——那时股市管理混乱,zz人员贪污严重,公司造假帐蒙混获准上市,向人员行贿以谋求政府合同的商界人士,亦不算太少,他们最终安然无恙。
胡忠曾劝儿于放弃合和,家族还有中央建业。胡英相也曾有过这种念头。但他终未退缩,而是固守合和,向命运抗争!
所幸的是,合和遭此重大挫折,主要不是经营不善、决策”失误,而是命途多舛。
因此,银行并未抛弃合和,而是给予必要的资助。
合和稳往阵脚,缓慢拓展。1976年,地产复苏,楼价攀升,合和的盈利也不断攀升,到1979年,终于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年盈利达七千六百三十八万港元。
这一时期,合和购人或开发的地盘、物业有:荃威花园、协威园、康丽园、东威大厦、山光苑、云景台、健威花园、德福花园、合和中心,等等。
位于九龙湾的德福花园,共有四十多幢住宅大厦,近五千个住宅单位,1977年开始发售,为合和带来滚滚盈利。
七十年代后期,港府颁布“扩大租金管制法”.增收业主租金收入税。香港的一位资深经济评论家刊文指出:“综合而言,目前在港地产公司的盈利前景,虽然因为‘扩大租金管制怯’的实施,而打了大折扣,但合和尚可在不断发展的香江取得越来越多的利润。
以现在的部署来看,台和可以在两三年内,变成一家每年有净祖金收入达八千万—九千万港元,以及另有数千万至1亿多港元的售楼利润的公司,前景惹人憧憬。”
此时,合和的招牌大厦——台和中心正在建设中。
土木工程系毕业的地产商胡英相,念念不忘自己的专业。台和中心为胡氏亲自设计与建设,这座非凡建筑,使胡氏饮誉海内外,成为一代建筑大师。
合和中心位于湾仔大道东,横跨大道东、坚尼地道和春园街,占地五万四千平方英尺,高达六十六层,是当时香江最大的商业大厦。
台和中心造型别致,为圆筒形建筑,包括三个内筒墙和一个直径一百五十英尺的外筒墙。主楼的流线形状,可抗御五千年一遇的特大风暴。
主楼施工采用滑模技术,每4天完成一层,创下亚洲建筑速度纪录。
合和中心的地底和地下是商场及停车场;中、低层是写字楼,顶层是旋转餐厅,可饱览香江街景及海景。
在开张初期,台和中心的年租金收入逾七千万港元。
香江大亨传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