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任务指标这玩意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能升不能降的,明年把指标调到了12亿,以后基本上就不太可能重新回到1亿时代!
偏偏每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是有波动的,今年企业能够大赚特赚,但明年就一定能赚钱么?
未必吧!
如果那些企业一个个的都是愣头青,今年赚了多少就报多少的税,把指标冲上去了,一旦明年经济情况不好,你让人家到时候怎么交差?
所以,做好风控,定一个固定指标,把大部分的任务分摊给那些大型龙头企业,才是上上策所以知道为什么国内中小微企业的税收为什么查的不严了吧?
但是好死不死的是,齐鲁出了铸投商贸这么一个愣头青,在杨铸一直坚持的“不占因果”的政策下,即便地税那边三番四次的交涉,但铸投商贸的各项应缴税收每个月该报多少报多少看着财政收入每年多出来那么一大块,省里面固然笑开了花,但是地税那边却皱成了苦瓜脸。
按理说,愣头青就愣头青吧,虽然指标往上蹿了一大截,而且每年的指标都在被动地往上蹿,但铸投商贸的发展势头一直没有停下来的迹象,想必六年之内不至于出什么大的变故就算到时候出了什么变化,自己那时候也已经大概率不在现在的位置上了,因此地税那边也就咬着牙认了。
但是,已经被迫接受了现实的地税,在沉默三年后,却忽然找上了陆文兰,旧事重提不说,还划定了具体指标,这只有一种可能随着铸投商贸在辽省、双庆、滇南等地开始了认真的考察和选址,省里面知道铸投商贸总部外迁的事情已经拦不住,地税已经在给自己找后路了。
至于这个后路,其实也很简单。
铸投商贸不是已经在着手开辟纯电商业务,并且旗下也投资了许多高科技产业吗?
那好,根据帝都精神,以扶持科技创新为名义,给你铸投商贸量身定做一个超级优惠的税务减免方案,虽然做不到新企业的那般“三年免税,后两年半税”,但综合腰斩23却是没问题的而且有文件精神做支撑,只要打一个申请报告上去,在心知肚明的情况下,省里面不可能不批。
就算一开始会遭受数落,但只要铸投商贸的纳税额减到只有原来水平的13,连带着地税本年的指标成为一个案例,即便是到时候铸投商贸把总部迁移出去,地税也能从别的企业身上把这部分指标找补回来虽然在这个年代,31亿月的指标依旧是个天文数字,但使使劲,总归还是能完成任务的,总比那将近9亿月的数字来的强太多了吧?
只不过,这事对于地税甚至省里面来说,都算得上一件好事,但是对于铸投商贸来说,却算不得什么好事向来以愣头青形象示人的铸投商贸之所以到现在虽然小麻烦一堆堆的,但是大麻烦却一个没有,靠的就是“不占因果”政策所带来的金身护体,如果答应了地税那边的要求,铸投商贸固然可以省下来几十个亿的税收开支,但金身也就开始出现裂痕了。
很明显,这种在战略上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事情,身为公司股东兼财务部老大的陆文兰不可能不清楚其中的得失,而如今对方竟然表现出一副被地税领导说服的架势,其中的意味就很值得琢磨了。
“这么看来陆姐还是蛮有人情味的嘛!”
杨铸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ps:境外的事情不能再继续往下写了,转一转国内场景吧,见谅。
重生1998之混也是种生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