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笑。
一命换一命?
他也配?
怎么不撒一泡尿照照?
这一切本可以避免。
倘若宝成帝真的是个明君的话。可惜不是。
宝成帝的政绩其实一般。他或许是个不错的新帝,或许真的在平定乱世之上有不可磨灭的功劳,但是他并不是一个非常合格的盛世君王。
不过不重要。
一个合格的君王,只要学会能人善用便可。
文有顾文熙,文丞相,武有安逸侯和之前的淮南王。
方卿和更加算是后起之秀前途无量。
总的来说,冷眼瞧一番这朝中的重臣,这南齐还算是站得住。
可惜顾文熙,文丞相日渐老去,渐渐力气不支,淮城王过世,安逸侯田毅独大,已经从暗转明,成了宝成帝的眼中钉。
只剩一个方卿和。
结果方卿和摇身一变,要取安逸侯的孙女。
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叶国手叹气:“现在,你若是当时容白没死,只怕现在已经是朝廷重臣了吧?”
那是自然。
如今朝堂之上面临这中位虚空的尴尬。
能够撑得起朝堂的官员,不是太老,就是太小。
唯一的中坚是个武将。文臣虚空,但是如今不是乱世,武将除了拥兵自重之外毫无别的用处,甚至还要防止如淮南王那样勾结外戚,试图谋反。
而导致这一切的元凶,当然是宝成帝。
叶国手说:“我觉得陛下有些小人之心。”
叶国手顿了顿,立刻解释说:“我觉得,容氏或许真的是可通天意的。这种通天意的本事并非是容氏瞎编乱造,而是真的。就连陛下都深信不疑。我猜陛下执意要立这位平庸公主做东宫,也是容氏当时已知的天意。”
方卿和没说话,给了叶国手一个继续说的眼神。
于是叶国手继续说:“可是陛下,太小人之心了。他太恐惧了恐惧容氏的力量。一个十九岁的少年,就可以凭借一己之力,把他从一个寂寂无名的老皇子一步一步辅佐上王位,甚至把两国并国,扶他当上了千南齐的开国皇帝。他自然害怕。他怕,容白可以把他变成开国皇帝,也可以换个人选。说到底,陛下就是自卑了。”
方卿和笑:“陛下是不懂得,为何容氏选择自己?觉得何德何能,能叫容氏青眼?”
叶国手点头:“只怕陛下当时还在想,唯一的可能性,就是自己的平庸吧。”
方卿和说:“平庸可控。可做助力。”
方卿和点到为止。
叶国手也就适当打住了。
至于助力什么,其实说白了,就是个跳板罢了。
容氏的容白既然可以有扶持他人上位的能力,那边把控一个君王来展现自己的野心并不奇怪。
宝成帝大概就是如此认为。
宝成帝觉得,容白的醉翁之意不在他。而是在他的两位公主身上一个从小就培养出来的君主,必然是会比他这个老来上位的皇帝要好控制的多。
而这个念头,在朱薇薇和朱卿卿越发长大之后,就越醒目。
宝成帝不可能不知道,朱薇薇真的不是个储君何时的人选。
相比较朱薇薇来说,年纪较小一些的朱卿卿反而是更加合适的培养对象。这一点宝成帝心知肚明。而方卿诚的点破几乎令他恼羞成怒。
方卿和当时的理想并非不能说是不好。
若是朱卿卿成为储君,确实可以避免后来的动乱。
比如不必担心群臣日后反对,不必再去提早忧心淮南王的小世子。再者,就连蠢蠢欲动的安逸侯,都可以顺理成章,叫他辅佐自己的外孙女。然后等到朱卿卿长成,顺理成章,管控朝政。
宝成帝不可能会糊涂到觉得方卿诚这些建议是出自私心。
论一个江湖大侠的失败养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