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李玄远就闭嘴了。
李玄远这边撇了个干净。
就权当是一起普通的趁火打劫的事情。轻轻松松把连城那具尸体和那一桩命案的涉及人归类成了无关人士。死者为大,丘师爷走着一趟,第一就是受了县令的嘱托,确认是否那死者是朝廷命官的小姐,和蔼可亲又白白胖胖的县令是个好脾气的,好脾气的的人心肠也软,比一般人都要容易共情。
丘师爷还没启程千万浔阳去那一趟。县令就已经开始替李玄远那边尴尬了起来。
县令和李玄远素不相识,也不曾有过交集。
虽然都是同僚,可是阴差阳错的,就是没有什么交集。
也因为这种关系,李玄远在这位年轻的官员心理,就显得更可怜了。
尤其是还知道了李玄远早已经到了知天命之年的时候。他想想,就觉得更可怜。
一向和蔼可亲的县令不把丘师爷当外人,对着他就是一顿长吁短叹,叹得丘师爷感觉皱纹都加深了一些。
“老来得子的冒着不忠不孝的罪名和一个野小子私奔了就算了结果还客死异乡这李大人年老,和李夫人如何经受得住”
浔阳今日细雨绵绵。
且温度也不算是低。虽然过了中秋,要入冬走,但是浔阳这头依然有随处可见的青草绿树和落雨时候就能见到的薄雾,加上今日细雨绵绵,眼前两座新坟矮矮,倒是很令丘师爷梦回清明走一遭了。
自己家县令的叹息还在耳朵边上萦绕着。
眼前是李玄远非常寡淡的客气的笑。
丘师爷心里吐槽:我看这位李大人,挺经受地住的
这种定力和魄力怎么到了两鬓斑白,还只做到了知州?实在是令人不解。更别提这位李大人非白丁出身,家世甚至算得上是显赫。他父亲是兵部大名鼎鼎的李成查。李成查膝下只有这一个儿子,自然是非常的重视与他。年纪轻轻的李玄远,数次深入战场。虽然并不需要李玄远亲自上阵杀敌,可是自古文武不分家,只要李玄远在战场军功边上沾一沾。日后高升之时也能凭着这些阅历,堵住大多数人的嘴。
至少到那个时候,一句纸上谈兵是真的说不出的。
李玄远是确确实实,见过千军万马的。
见识过枪林箭雨,千军万马的李玄远,最后只沦落到成为知州。
若是丘师爷的县令大人做知州,那还能有一句算是一句未来可期可言。可是李玄远已经两鬓斑白。知州这个位置,也算是他到头的地方了。
而丘师爷冷眼看着,这个李玄远,也不像是个没有私欲的人。
他不佛,也不淡,他面相看来,就是个野心勃勃的人。
一个野心勃勃的人,能够安然顶个薄官在这青山绿水间安分守已。只有一个可能他的野心已经被满足了。
这就是丘师爷往来一趟说带回来的回禀。
年轻白胖,又和蔼可亲的县令大人第一句反应就是:“丘师爷还会看面相啊?”
丘师爷:“”
平安县县令大人高升的时候,再三问询过丘师爷的意向。已经高升成为阜阳太守的大人也挺和蔼可亲的:“丘师爷真的要应了那连城县大人的邀约吗?那连城大人并没有什么不好就是偶尔有些跳脱,不过不是对的是公事,无伤大雅。”
当时丘师爷是真的没理解何为跳脱一说,还以为是一种变相的描述连城这位大人性子活泼。可是如果是活泼,想必阜阳太守就会直接说活泼两个字了。不必去专门将跳脱来解读。
如今是真跳脱。非活泼。
活泼不背这个锅。
性子跳脱的县令大人问:“丘师爷看我,看我的面相如何?”
丘师爷:“”
性子跳脱的县令大人是个良人面。他眼睛明亮,嘴角天生带笑,面白,眉毛不杂,耳垂宽厚,柔软。大概日后会惧内,但是他也有福气。
想一想上一任那位成大人的遭遇。
对比之下,活着就是最大的福气了。
丘师爷叹了口气。
论一个江湖大侠的失败养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