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她还是挺赵小楼继续说了下去。
于是赵小楼就继续说下去。
“江湖虽然说什么庙堂之高江湖之远,可是江湖也是人组成的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江湖人说白了也是百姓。可是江湖非要说自己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谁信呢江湖走遍了,也是天圆地方的像个棋盘那样,卒子是卒子,马是马,将是将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一个地方可以率性而活的。如果江湖有规矩,江湖有人,人遵循规矩,那么就等于,江湖是个小天下。朝廷可以容忍江湖这个天下,可是忍不了这个天下中还有个皇帝。”
陌如眠说:“所以只要不予楼在一天,江湖这些世家们就会日日盯着防着不予楼,而无暇自斗,自然也不会想着出个真的领袖世家那样的存在出来。”
赵小楼点头:“所以陌家,赵家,合剑山庄等等,几分江湖,就等于势力拆开藩王再厉害,也比小国好斗啊”
陌如眠没再出声。
赵小楼自行叹了一口气,说:“所以,最想容家彻底覆灭的,就是朝廷。”
赵小楼说:“而且冤有头债有主这是个事情,朝廷不知道?容氏为了什么沦落至此的?朝廷不知道?容氏后人出世。第一个下手的就是凤台童子不管是巧合还是真的刻意,把下手的时间和场合选在了距离金陵不远的淮城,还是大庭广众这一下子就会传到官府耳朵里,官府听闻了,朝廷不知道?立刻方卿和就知道了。方卿和知道了,安逸侯也就知道了安逸侯知道了,皇帝老儿殿上坐,他可不是哑巴。”
江湖不闻朝廷事。
可是这位皇帝陛下的崛起历史谁又不知道呢?
从一个几乎被放弃的人到中年的老皇子,一下子忽然加入了争夺储君的位置,又一下子居然坐稳了江山。知情者人人都当时当时容氏的功劳。
人人都以为容氏是要做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了。
也不怪人人都这样想。
毕竟那个大皇子在此之前根本没有姓名。
要不是容氏的那位年轻族长
大皇子当时已近不惑之年,才学并不突出,与发妻成婚多年无子。早已经失去了争夺储位的一切资格,原本安良本分最高理想只想个体面的王爷的大皇子忽然被当时带着神奇色彩可知天机的容氏抱住了大腿。
容氏的举动毫无疑问就是在告诉南齐当时审时度势站队的朝中权贵:这位平平无奇的老皇子,是天选之人,天命所归。不管是任何原因,一切的不优条件,都抵不过天意。
他将一统天下,开创新朝。他将成为千古一帝。
容氏当时那一出好戏,直接震撼到了别国的储君。他们当时脸上的呆愣程度,其实不比当时的那个老皇子可笑。
而后来的事情,似乎和老皇子一点关系都没有,又似乎非常有关系。因为没老皇子的努力,这公主也没处生去呀。老王妃年近四十了,忽然老蚌生珠,诞下了一个公主。
这是第一条应验的预言。
大皇子膝下添丁,同年,北魏移民大批归顺南齐。大皇子原本不受宠,所赐的田地中一半为海边荒地,无法种育稻米和蔬果,大皇子听取幕僚,也就是容氏的那位十九岁的族长容白的话,把一部分北魏移民中的渔民归到沿海辖地,允他们养鱼采珠。
大丰。
南齐那年风调雨顺,收成比往年多了三成。在史书南记中是这样记载的:帝大喜,道之公主福瑞,欲赐名薇。封盛年公主。皇长子跪,谢之,帝大悦。赐封安平。祥。
从头到尾,这个皇子没一点主见。
好像是个傀儡。
容氏的容白丢了一个戏本给他,老皇子捡起来,哆哆嗦嗦又老老实实地念。
然后照着戏本演。
要说他卖力吧,确实卖力。否则也不能叫老王妃老蚌生珠不是?
可是说不卖力吧?还真是跟木偶没什么两样。
那几年,大皇子一步一步地朝着皇位接近,可是天下,朝臣,邻国,都只知道容白,大皇子叫什么来着?谁都不记得。也懒得问。
论一个江湖大侠的失败养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