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楼初听了有趣,眼下倒是困惑起来:“你一口一个的师父,你师父到底教了你什么?你要叫他师父?”
赵小楼一条一条问他:“你的武功,是你师父教的吗?”
容小龙武功平平,这不需要实际观看容小龙的身手如何,单看看容小龙所负的伤势位置,基本就能够摸出个大概:很多的上乘武功,在练基础和一遍遍招式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具备了训练身体躲闪和自保的本能。否则如何能叫上乘武功呢?一门上乘武功的诞生和流传,本就受到了时间和江湖众多高手的考验,存在即是道理。上乘武功的存在本身就有独一无二的特性和优越点。否则一门破绽重重的武功,修习者还来不及去走走江湖深,在湖边就死了个干净。这门武功哪里能有传递的下去的可能?
一定要有修习者可以活着闯荡江湖,扬名立万,收徒立派这门武功才会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而容小龙,在江湖边上初次试探,一身伤痛。
这不是年纪的问题。
赵帛也是十五岁。也试探不少次,至今都细皮嫩肉没带一条口子。这就是上乘武功的功劳。
容小龙的那个师父,就算是教导了容小龙功夫,也是个差劲又无能的欺世盗名之辈。可惜这个小孩子。本就命途多舛,结果还遇人不淑,白白耽误打磨童子功的上好时间。
没想到容小龙的回答是这样的:“不是的。我的功夫是我自己学的。”
赵小楼的眉头已经锁了起来:“怎么学的?”
容小龙说:“师父的书房中很多武功典籍,我随意看得,一开始是不认字,只看小人,学拳脚擒拿。后来跟着山下私塾先生认了字,才学的轻功。我后学轻功,结果我轻功反而比拳脚要学的快些”
这个原因容小龙不懂,赵小楼却明白:“你在山中长大,只怕奔跑山林间的次数比我赵家弟子多得多自然得天独厚了。”
原来如此。容小龙恍然大悟。
但是赵小楼却生气,还在纠结上一个问题:“所以你师父,到底教了你什么?”
这个问题,容小龙从来没有思考过。
因为从来没人过问过。
如今有人过问,容小龙就现成想想。
想了蛮久。
久到赵小楼觉得不可思议:“你师父教了你什么,你想不出来?”
赵小楼都快要气笑:“那你这些年一口一个师父的,他也能心安理得接受?你也叫地顺口?”
这个问题容小龙倒是回答地出来:“我总要有个亲人的。”
这个问题愣住了赵小楼,令赵小楼连生气都给暂停了。
容小龙讲:“我没有父母,一开始就没有。我从来没问过我师父,可是不问不表示我没想到啊我只是觉得没必要,何必纠结呢?我若是该有,我爹娘该来找我的,可是既然我身边只有我师父,那我爹娘就是没有。我师父教过我,人不要去纠结那些失去的东西,否则受折磨的只能是自己。所以我不纠结的。”
“可是,我总要有个亲人。后来,我在戏文里听到一句话,我听了高兴极了。”
赵小楼等基本猜出来是那一句话,也没接他。
就果然听容小龙说:“戏文里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听了挺高兴的。后来,我师父再打我,再不许我吃饭,再把我冬日里丢水塘的时候,我就想着,别人家的小子调皮的时候也被爹妈拿着擀面杖追着打一样的。”
一样吗?
赵小楼讲:“那你小时候可是淘气吗?”
容小龙低头,不自觉声音就低了下去:“小孩都淘气的。”
赵小楼不听这种含糊之语:“普通淘气,只会被训,不会打,不会不许吃饭,更没听说过冬日里丢水塘的事情若离这一回离家出走,她就是淘气,是惹祸,虽然不是普通淘气,可是方卿和也不会打她骂她,反而会担心她离家出走那几天有没有饿了渴了,会不会被欺负这才是家人态度,这才是为人父母。方卿和还不是若离的父母。”
论一个江湖大侠的失败养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