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楼得知方卿和这份遭遇,笑得前仰后合,要停不下来。
赵小楼是当笑话来听,却也从这一一份不算是笑话的笑话中听出一份沉重和自责。
作为友人,赵小楼当然明白方卿和的自责。
方卿和实在是自责极了:“是我做错了什么吗?言书和景炎都长得很好怎么到了若离这里就变了呢?难道少年和少女不一样?不都是孩子?”
赵小楼说:“言书景炎和若离出身又不同。”
俗话说关心则乱,若是聊旁人,一边的方卿和只听赵小楼这半句也能立时领悟赵小楼的后话。但他如今心绪烦乱,甚至开始疑虑自己的思考的正确程度。
他没了之前成竹在胸的臆测能力。
方卿和讲:“言书和景炎,出身不同。”
一个书香门第,一个武林传奇,一个小门小户,一个纵横世家。如何比较?天差地别,如何比较?不过都是孩子,都是少年,都是江湖弟子。
赵小楼讲的相同并非这面上的东西。
赵小楼讲:“不管是言书还是景炎,不都是父母双全么?父母恩爱,举案齐眉,所以他们内心并无惶恐。不管是是从小闯荡江湖或者是结交好友,都是随心所欲的。”
方卿和听出一点门道,他在好友面前,也是难得做一回傻子的。在别人面前,在别的事上,方卿和不敢做傻子,也不能做傻子。
而轮到赵小楼面前,讲的是一个少女的心思。看着如烫手山芋一般的要紧,其实就算是着山芋没握好,掉了,其实也不打紧。
方卿和懒洋洋:“继续说。”
赵小楼看出方卿和的懒洋洋,偷笑一下,继续说:“言书和景炎,虽然从小所接受教育大概不同,长大后要维护的东西也不同。不过,据从我的了解和相识后的察觉来看,这两个孩子有个一样的地方。”
方卿和想听下去,赵小楼却又停了下来。
赵小楼什么都好,就是有一点要命,喜欢掉书袋,凡是每每说道一些长篇大论,绝对不会一口气说完,而是慢吞吞,一点点往外吐,一边吐,还要有人在一边鼓掌。方卿和知道赵小楼有这个毛病很久,一直不解到底是哪里有的熟悉感似乎赵小楼这个毛病在哪见过。
最后他见赵家乳母给幼年时候赵帛喂饭,彼时还是小小一只的赵帛淘气娇贵,从来不肯好好吃饭,嫌冷嫌热,要蝴蝶要木马,一会觉得乳母搂地热,一会又嫌丫头抱得不稳,好容易吞进去一口汤饭,一边的乳母管家就立刻连天叫好夸奖。
眼见了这一幕的方卿和在那一刻得到了顿悟和启明。他看怀里软软小小的一团小赵帛。握他小手,哄他:“你长大了,可不能学你小叔叔悠!”
赵小楼不满:“我有什么不好!”
彼时还是雁南声身份的方卿和凉凉怼他:“你有哪里好?”
关键反击时刻,赵小楼居然卡壳,一张雌雄莫辨的美人面气的发粉,很是好看。大概这个模样的赵小楼在长了牙的赵帛眼里很是可口,于是乖巧朝赵帛张开小手,示意要抱。
不明真相的赵小楼以为自己的侄子是给自己撑腰站队,欣喜不已,立刻接手,并预备朝方卿和投来得意一眼。那得意一眼还未抛出个完全,赵小楼就先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嚎叫。
赵小楼的下巴的牙印,十多天才消。
有不明真相的世家子弟对赵小楼投来又是鄙夷又有羡慕的眼神。看得赵小楼一肚子莫名其妙。
他把这肚子里的莫名其妙吐出来给方卿和看。
方卿和猜测:“他们莫非以为赵兄你有美人恩啦?”
赵小楼险些呛死,愤然无奈地很:“美人恩?小人恩!”
这道没错,赵帛确实当时是一个小小的人。
之后时光转瞬过去。小小人儿的赵帛一眨眼就长成了当年方卿和第一次到赵家的年纪。
论一个江湖大侠的失败养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