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作者完全对创作之外的事情一窍不通,那作者自己就没饭吃了。”
李带记得,前世就出现过知名漫画家被签约的工作室黑了版权,被合同捆绑十年的事情。
“编辑这份工作,确实足够了解作者,也承担起了很大一部分作者职能。但作者也有必要更加了解编辑。作者和编辑原本就是一体两面的,对吗。”
“对。不过你能不能先起来说话。我的肩膀开始有点累了。”
陈竖拍了下李带仍然靠在她肩膀上的脑袋说。
“都不让我靠到聊天结束为止吗,你可是第一位来找我的编辑,我还打算多依赖一下的。”
“你确定我是第一个来找你的?现在的新人都这么可怕吗。也许我开始就不应该把你当做新人来看待。回到版权的问题上来吧。在副刊发稿子,等数量差不多够了之后,我就着手填写选题申报表,策划你这本短篇小说集。”
“所以我想在杂志约稿的合同之外,用附属条款把汇编权一并签下来。”
“包括未来短篇小说集的独家复制权、发行权,还有信息网络传播权。期限五年。”
陈竖补充解释。
“复制权就是印刷你作品的权利,发行权就是把它们拿出去卖的权利,这两个加在一起,就是俗称的出版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呢,就是把你的书做成电子书,然后在网上进行分发、传播的权利。一般来说是跟出版权打包,签给同一家公司的。”
这种出版专业的基础常识,李带还是知道的。
简单来说,陈竖想为公司争取的,主要包括制作和销售实体书和电子书的排他性权利,这是幻想新声事业部的主营业务,也是传统强项。
像这种签法比较常见,三年、五年、七年的情况都有,一般五年比较多。
陈竖的提议,总的来说,还是属于出版行业内比较通行,也相对公平的合同。作者拿到了眼下的约稿,也拿到了未来的保障,既解决燃眉之急,又有前途可以憧憬。
每个新人都会喜欢的,可是李带并非新人。
文学玩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