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钟鼎节,万家兴和日。
凤台议事殿中,常国百官着新衣,人人面色带喜气,相熟者见面还不忘恭贺两句。
钟鼎佳节出自弘立院,兴于中原地,每年此时彩灯高挂,庙堂祭祀,蝇民社火,普天同庆。
“陛下有旨,今日不早朝。诸卿退去。”宦臣带来女帝的旨意,议事殿内的议论声热闹起来。
“陛下近来对朝政似有懈怠啊!”
“陛下临极九载,一向勤勉有加,万事躬身亲为,只有这几月罢议早朝,让人琢磨不透。”
“这其中有何缘由?难道是臣子们的过失吗?”
常国女帝临朝,政治风评开明,出了不少谏官直臣,对君王有提醒督促之责,所以朝堂的请见声不绝于耳。
“星河!陛下有何事罢朝啊!”出言者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将军,身穿着五六十斤重的甲胄,一双垂眼两侧布满了皱纹,质问宫卫中郎将耿星河。
“回禀大将军,末将并不知情。”
耿星河一脸无辜的开口,虽然他年近四十,位高权重,但在老父面前称不人物,常年感受着父亲的重压。
“那还不去问吗?”
耿立佥,常国兵马大将军,年岁七十九,名列天下名帅榜丁字位,也是个战功彪炳的大人物。
耿立佥一生的功绩都在南原之,属于羡问途同一时期的将领,也是中原六国代帝王治下最后一位将星。
三十七岁掌管宫卫禁军,四十六岁外戍南原,十载光阴,八战八捷,将匈真可汗部逼到了寒苔地,为常国扩充两州之地,以此列入史册。
耿立佥现在的年岁已经不适合战场,处于半退隐状态,唐武陵加封他为柱国,大将军成了洛都的闲散人,不过这位老将生性刚毅,每日坚持朝,而且身着重甲,七十岁以后也从不懈怠。
“末将这便去问!”
“且慢!耿帅稍安勿躁,陛下为朝政劳累多年,勤奋之名世人皆知,如今休息一两日也情有可原啊!”
戴着假发的礼部尚书谭隶是唯一的知情要员,自然要为皇帝打个掩护。
“谭尚书所言也合情理,但本帅担心陛下因此生了惰性恶习,落了陛下的英名。介时老臣有何颜目去见先帝?”耿立佥说道。
“陛下的脾性耿帅是知道的,又何故担心呢?”
“也罢!都散了吧!”
大将军发话,众人随行,权当给皇帝陛下放一天钟鼎节的假日…………
洛都街头,节日的热闹已经显现,人员攒动,各家商户便宜买卖,吸引更多的客人进行节日消费。
“娘子喜不喜欢此簪啊!”
街边小买卖摊前,李开花右手牵着唐婉儿,左手拿着一支木簪询问女儿家的心思。
“不喜欢!”
唐婉儿什么样的簪饰没见过,更何况这一个雕工劣质的木簪。
“嗯?喜欢吗?那买了!和尚付钱。”
唐婉儿是个傲娇的性格,李开花更是如此,强行将木簪戴在唐婉儿的发髻,与那另一根精致玉簪形成鲜明对比。
“你……”
唐婉儿虽然心存暖意,但面还嗔怪李开花,皇帝是何等强势的职业,何来遇了个更强势的无赖。
“不错!以后就这么戴着!婉儿,你说初次与岳丈见面应该备些什么礼物?”
李开花从唐婉儿口中得知她父亲是常国粮属主政官梁励,而女帝陛下的身份是梁婉儿,这可真是天赐良机,既能抱得佳人归,又可以与粮属谈买卖。梁婉儿这个虚设的人真是恰当好处。
“随你!”
唐婉儿只是想从侧面促成此事,让李开花得偿所愿。
“和尚你说呢?”李开花又转头询问徐姚。
“自然是越重越好!”徐姚是这场戏中的通透人,演技自然属于佳水平。
“事事都问他人,要你作何?”
唐婉儿生怕和尚露出马脚,这和尚着实讨厌,偏偏会什么相面之术,让人不知从何处提防。
第十代的生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