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棺方桌侧面,一习素袍儿郎跪在草榻,长发散披,绒胡落魄模样,双目看物无神,多生血丝,当初的意气风发早已不在。
“君哥,你这就见外了!亭乡里十年间只有兄长及第府县,闻人一族光宗耀祖全系于兄长一人之身,万般不可懈怠萎靡啊!乡下人的几斤粗粮和些许白布就不必记挂于心,安心入了府学,状元可期啊!”
出言者乃是乡里令的孙子闻人达,此人虽长的五大三粗,但明白事理,又与闻人君是发小好友。公皙月之死对闻人君的打击犹如晴天霹雳,闻人达也不知如何安慰,只得将他的大好前途述说一二,望闻人君可以放下执念致学,成为人人。
黄纸握于手,寒风两行泪。
闻人君好是后悔,自己对不起亡妻,富贵功名的玉望让他忘记了家中还有一位日夜翘首以盼的妻子。
“月儿,闻人君是卑鄙下流之人,不配再读圣贤之书,功名熏心的闻人君真不值得佳人公皙月侧目。”
罢了!
功名利禄云烟过,
红粉知己不如妻。
自今日起,
萱草坟头与子观落霞孤鹜景,
三寸白帐与妻沐寒江独钓月。
闻人君让公皙月独守空闺三年,就用一辈子偿还吧!
“六爷,小生自知品行不佳,枉为读书人!还望六爷告知东郭县令取消小生入府学的资格,此外劳烦六爷派人去长平县大玄观请壤驷老道为亡妻渡魂!”
闻人君语出惊人,放弃府学便是放弃仕途大道,放弃千万寒门庶子唯一出头的路径,十数载寒窗苦读瞬间化作泡影,任谁听了都觉得心惊胆寒。
“君哥,此事万万不可!嫂子在九泉之下也不会同意兄长的意气用事,当初君哥去北平府为了什么?嫂子又为何愿意苦等兄长数载!”
闻人达一把抓起闻人君,左臂将其狠狠地顶在墙,嫂子吃糠咽菜之时你闻人君在临仙水榭风流快活。如今人都已经去了如此作态有何意义?倒不如奋发图强搏个金榜及第,这才不枉费嫂子的一片苦心。
“是小生对不起月儿,小生无颜面对岳丈大人!无颜……”
闻人君失魂落魄已然失了心智,少年及第县学,素有高才之名,只可惜繁华世界犹如侵心魔障,一旦入世难以自拔,千般诱惑接踵而至,一乡下书郎那能抵挡,直到一纸丧书噩耗临身,悔之晚矣!
“阿君,六爷也不逼你!府学之事可搁置三年,待你回心转意再为闻人家族争光。不过如今大雪封山道路难行,只怕壤驷道长难以抵达我们这破落乡里,渡魂之事只怕要等到春暖日。”
渡魂,大天朝自古以来安葬亡人的唯一方式,只有德高望重的习道之人方可主持,如果私自下葬不仅违反了朝廷法律,而且容易引发不死骨的出现,有可能连坐整个乡里,六爷也不敢私自行事。
“六爷,月儿等不到那么久,如若壤驷不至,小生明日便沁儿山!”
闻人君目光坚毅没有丝毫畏惧,即便沁儿山九死一生,也阻止不了闻人君安葬亡妻之心。
公皙月,闻人君欠你的太多,即便要走,也要留下最美丽的你!
“沁儿山!阿君!六爷决不同意你这么做!那是什么地方难道你不清楚吗?”
摇一摇,龙虎潭,生人勿近腐骨滩。
铃儿口,山囚道,将军不过一线天。
三川地,皆不毒,沁儿山,漫天雪,神仙难度鬼门关。
燕南道中朝廷列三大禁地:龙虎潭、铃儿口、沁儿山。因三地常有鬼神之事出现,求仙访道者多是路死埋骨,久而久之传开了生人勿近的凶名。三者中最令人敬畏的莫过于沁儿山,童谣千古传唱岂能有虚。
“早传南陵年间有人曾请过沁儿山之士渡魂,闻人君虽非武者,但愿为亡妻一试!”
可笑世人:生前不珍惜,死后苦相思!”
第十代的生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