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也知道,白也者不是问他是学到什么法术,而是问他从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什么知识。
“我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他在心里自己反思起来。
“开始是确认春的意思,然后第二关是句子的节奏,第三关是句子的平仄,第四关是句子的炼字。”
“字,句,格律,炼字,应该就是这些东西了。”
“这么简单吗?大白既然说这四关很巧妙,这四关定然就很是不凡,应该没这么简单。”
“但是现在我能想到的也就是这些,该怎么回答,才能符合我这个天才的身份呢?”
“有了,反问。看看大白从中看出了什么。”
他心思一转,有了对策,便笑道:“这四关确实很巧妙,我也的确获益良多,不过你既然来问,想必也看出了许多东西,不如你先说,我看看是不是和我亲身经历所获得的一样?”
“释义,定式,明律,知篇。”白也者没去怀疑李承天的话,直接回答。
“就只有这样吗?”李承天再次发问。
他觉得这四样和他想的差不多。
这样继续问,无论白也者能看到更深的,都会觉得李承天也看到了。
而如果白也者真看到了,就会自己将更深的说出来,如果没有看到,心中疑问想要反问,李承天也能说自己也没看到别的。
这样既能回答白也者的疑问,也能对应上开始他的问题。
可谓滴水不漏。
白也者道:“作诗时,需明确字意,诗句节奏,诗句格律,字句关系,全篇脉络。这些四关机要,不必多言。其外我所能看出的巧妙,则在于第四关,你炼字时的两个问题。”
“浮是否能用,泛为何不用。”
“浮所以不能用,一者是为律诗须力避重复,二者则是浮为平声,青莲亦为平声,若用浮,则声调连平,虽无不可,却无用仄声调节顿挫谐畅。”
“泛所以不用,在于山远二字音已相近,韵又在莲上,若此时再用泛字,一句之中,四字音近,则音度太近。音近则哑,山远尚有平仄相异为救,莲字亦有青字调节,泛字若用,远泛同仄,又无调节,势必喑哑。”
“炼字,音形意,皆需考量,如此方得妥善。”
这说的李承天心中豁然开朗,立刻就明白了为什么浮泛最终不能用的原因。
“对。”他连忙称赞搭话,“果然我们想的一样。”
华夏文道世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