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二日,例行早朝,各位公卿王侯大臣皆都鱼贯入得未央宫。
刘欣穿龙袍,坐龙椅,俯视下方,其左右各有一名宫女执扇。
内侍太监上前一步,对着下面诸多文武大臣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启奏陛下,臣有本要奏。”王爷帐下的一个文官率先站了出来。
此文官名叫李常,官居太史议郎,并无实权,乃是专门为天子出谋划策,相当于幕僚。
刘欣问道:“爱卿有何事要奏?”
李常回道:“启奏陛下,那匈奴单于三番五次举兵南下入侵中原,致使百姓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还望陛下速速发兵甘肃、陕西,镇压蛮夷。以免他们坐大,伤我大汉根基。”
刘欣思虑了片刻,故问道:“当年在元帝时期,匈奴来犯,然后元帝命昭君出塞,下嫁单于。那时元帝和匈奴单于定下互不侵犯条约,因此匈奴岂会入我边境?爱卿之所言,可为真实?”
李常答道:“回陛下,此事乃千真万确。当代匈奴单于违背当初约定,再次入侵中原,还请陛下速速决断。”
刘欣点点头,对着其他各位大臣问道:“诸位爱卿,匈奴猖獗,祸乱边境,哪位爱卿有对策应之?”
“哼,小小蛮夷有何惧哉?”
卫家族长卫宫寒,也就是当朝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他站出一步,朗朗说道:“当年汉武帝出兵贺兰山,一举击溃匈奴,致使漠北再无王廷。现在来犯之匈奴只不过是一些散兵游勇,可完全不必忧虑。”
“不然!”王爷摇头道:“卫大人,匈奴和我大汉乃是世仇。现在他们再次出兵跨过漠北,犯我边境,由此可见他们这次定然有了充足准备。若是我们小视他们,只怕不妥。”
官居三公之首相位的霍家家主霍江海瞟了一眼王爷,皱眉道:“王爷,那依你之见,此事该当如何处置为好?”
王爷闻言,淡淡一笑。在早几年前,他手中无兵无权,根本不敢在朝堂上发表言论。
但是现在不同,他和冯家联手,在梁州谋划多年,麾下已有许些兵将,不惧霍江海,淡声道:“霍相爷,匈奴以游牧为生,素来骁勇善战。当年汉武帝也是以举国之力才一举击溃匈奴。因此依我愚见,我们当同样以举国之力伐之才行。”
说到这,他对着刘欣道:“陛下,臣素闻辽宁王莽甚有威望,德行甚高。因此陛下可召王莽入朝,让他领兵出征匈奴,平定漠北。”
“王莽?”
刘欣摇头道:“叔,朕闻那个王莽年纪才不过二十五六,又无征战边疆之经验,他焉能统兵?将士岂能信服?”
“陛下岂不闻冠军侯霍去病之名?”
王爷笑道:“那王莽年纪虽轻,但颇有才华。现在我大汉许多百姓都奉他为圣人。若是他亲自领兵出征,必定可增我军士气,百姓也会大为振奋。
且王莽当年离开青州,只用五六年时间,就将辽宁那片蛮荒之地经营成了一个世外桃源,百姓举家安业,由此可见他之能耐。”
刘欣点点头,又问道:“叔,照你所言,那王莽虽然有些才华,但以他一己之力,恐怕也难以奈何匈奴吧?”
“陛下此言不差,以王莽一己之力,他当然奈何不了匈奴。因此臣的意见是,霍家、卫家、王家以及其他各路诸侯都要出兵相助,谁也不得在这个关头藏拙。”
“嗯?”
听到这里,霍江海和卫宫寒愣了一愣,然后深深看了一眼王爷和刘欣。
到了现在,他们已经反应了过来,知道王莽最近肯定要入朝。现在王爷和刘欣只不过是在唱双簧,故意演戏罢了。
他们心中清楚,若是自己所管辖的兵马交予一部分归王莽统领,等大战之时,谁知道还能剩下多少。
“好一个借刀杀人之计。”霍江海脸色一沉,冷冷道:“王爷,看来你早已安排好了王莽入朝之事吧?”
王爷摇头道:“相爷何出此言?我只不过是依事说事罢了。王莽素有忠心,若是陛下下诏,他必定会入朝为国出力。
王莽传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