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写于开元十八年,正是盛世的巅峰时期。当时唐朝经济、文化都处于封建社会的顶点,国力极为强盛,也有能力年年举办盛大的舞马活动。
可是唐朝的许多问题被这种表面上的盛世掩盖了,歌舞升平的背后已危机四伏,二十多年后的“安史之乱”使得大唐迅速从盛世顶峰掉落,唐王朝的国力被战争消耗,唐玄宗本人也逃往四川,他养在长安的舞马落入安史叛军之手。
这些叛军想用这些舞马装备军队,而从没受过军事训练的舞马哪里能承受战马的辛苦?所以数月后纷纷倒毙,这些舞马成为大唐盛世的随葬品,那些盛大的舞马表演也成为“昨日黄花”。
唐代也有不少有识之士对这种马舞持反对意见。当初唐太宗为了西域买马方便,册封叶护可汗时,魏征就提出过反对意见。
他认为:“意在马市,不可专立可汗。可汗得立,则诸蕃闻之,必不重中国。但愿使彼安宁,则诸国之马不求而至”。
而到了唐玄宗手上,专门为这些西域马匹成立了尚乘局,设立奉御、直长、奉乘、飞驭、掌闲等几十名官员,给予他们正五品至六品的官职,每年花费大量钱财,也遭来了不少反对的声音。
但这些声音根本没有被沉醉在享乐之中的皇帝采纳,甚为憾事。
随着大唐盛世的一去不复返,舞马运动也走向了衰落。特别是晚唐时期,天下大乱,民不聊生,舞马也销声匿迹。
正如宋代诗人徐积写的《舞马诗》中所说的那样:“开元天子太平时,夜舞朝歌意转迷。
绣榻尽容骐骥足,锦衣浑盖渥洼泥。
才敲画鼓头先奋,不假金鞭势自齐。
明日梨园翻旧曲,范阳戈甲满西来。”
唐代之后,虽然有些朝代也短暂的出现过以马为舞的尝试,但马舞再也回不去大唐盛世那种睥睨天下的气度,便不可避免的消失了。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