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跟黄权一番沟通之后,发现此人真是雅致高量,非比寻常,根本不会为了主子高兴赔笑脸,做出谄媚拍马那样的小人行为,值得重用。
曹叡有一次问黄权:“卿以为天下三分鼎立,到底哪一处是正统?”
黄权机智回答说:“仆以为这要验证于天文。往年有‘荧惑守心’的迹象,结果文皇帝驾崩。而吴、蜀二主都平安无事,这就是它的验证。“很巧妙的将这个敏感的话题回答了。
后来,黄权领益州刺史,迁进河南。司马懿十分器重他,问黄权:“蜀中像您这样的人有多少?”
黄权笑着回答:“没想到被您如此看重。”司马懿在给诸葛亮的书信中说:“黄公衡是个爽快人,经常从坐位上起身,赞叹着谈论你,这种谈论总不离口。”
景初三年(239年),黄权升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之名始于黄权,算是深得曹叡器重信任,若不是曹叡去世之时他也已病入膏肓,想必托孤之事便也有他的一份了,那还容得他和司马懿如此,
说起来他也还得感谢黄权,若不是黄公衡走得时机恰到好处,那无论是他还是司马懿当政,亦是很难独揽大权啊,
正始元年(240年),黄权去世,谥号“景”,其子黄邕袭封爵位,到如今也已经有九年了,但黄权还是留了一手,不止有一个儿子,误打误撞机智的做到了狡兔二窟,算是两边下注了。
黄权留在蜀中的儿子黄崇,官至尚书郎,这是旧主刘备、刘禅父子给他的优待了,
以他的才智忠义方才能更换三位主公而不被世人骂做三姓家奴、还在三任主公手底下一任比一任更加受器重。
而另外一位反复骑墙的三姓家奴孟达却是下场很惨,没有这么好的运气,毕竟无论是魏还是蜀都很恨这样的骑墙派,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