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淑给孙权递上一块新鲜的寒瓜柔声劝道:“陛下的病还未好,切莫大动肝火啊,再过个几年,吾国再积蓄些实力,必能大败魏国,迎大虎公主回建业的。”
潘淑虽然嘴上如此说,希望能迎回孙大虎,但内心却很是不希望孙鲁班此生再回到建业来,再帮助鲁王孙霸来与亮儿争夺太子大位的,
瓜是个古老象形文字,这个字两边像瓜蔓,中间瓜藤垂下,结出一个又圆又大的果实,就是瓜了。
瓜子虽早已有之,不过,西瓜原产非洲,漂洋过海来到中国,那是西汉的事情了。
中国自西汉时起开设了与非洲大陆之间的海上通道,自非洲大陆起,途经斯里兰卡及南洋诸岛,最终从福建沿海登陆。
在西汉时期,西瓜正是沿着这条线路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在那个时代,只有皇室成员以及王公贵族才有资格享用西瓜。不过,当时叫西瓜的还不叫西瓜,而是叫寒瓜。
西瓜之传入中国,据说大约在公元前三世纪辗转经西域传入,故称“西瓜”。
西瓜的形色与性味,汉代“建安七子”之一的刘桢,在《瓜赋》里描述为:蓝皮密理,素肌丹瓤,甘逾蜜房,冷亚冰霜。正因西瓜属寒性,故在魏时有“寒瓜”之称。
说起来这瓜赋与曹植也有很大的关系,若不是曹植命刘祯在吃瓜席间仓促做赋,便不会有此赋了。
而彼时,西瓜在中国还比较少见,《南史·滕昙恭传》载:南昌滕昙恭“母杨氏患热,思食寒瓜,土俗所不产。
昙恭历访不能得,衔悲哀切”。
那时候,病人想吃西瓜,家人为之四处寻求却难以觅到,以致令人陷于“衔悲哀切”的境地。
孙权苦笑着接过寒瓜道:“但愿吧,朕也希望过几年能将大虎接回来,就像当年朕接妹妹尚香回来一样,只是淑儿真的希望大虎回来吗?”
潘淑心口不一的道:“陛下不要多心,妾身虽然之前与大虎不怎么对付,但毕竟妾与她还是一家人,还是很希望她能回建业来的。”
孙权随后便吟起了寒瓜赋:“含金精之流芳,冠种瓜以作珍。
三星在隅,温风节暮。
枕翘于藤,流美远布。
黄华炳晔,潜实独着。
丰细异形,圆方殊务。
扬晖发藻,九采杂揉。
厥初作苦,终然允甘。
应时湫熟,含兰吐芳。
蓝皮蜜理,素肌丹瓤。
乃命圃师,贡春最良。
投诸清流,一浮一藏。
更布象牙之席,薰玳瑁之筵。
凭彤玉之几,酌撩碧之樽。
析以金刀,四剖三离。承之吕雕盘,幂之目纤?甘逾蜜房,冷亚冰圭。”
瓜有多种,产地非一,而以辽东、庐江、敦煌为优。
《礼记》曾记载:为天子削瓜,以细葛布垫上,为国君(诸侯)削瓜,以粗葛布垫上,为大夫削瓜,什么都不垫。
由瓜而又引出许多生动的故事。如瓜时而往,及瓜而代的戍守葵丘的故事。
宋景公死于瓜圃故事;又有梁大夫宋就为楚边界浇灌瓜秧,致使楚梁关系友好的故事;奏始皇密令种瓜骊山的硎谷温热处,瓜冬熟,召诸博士参观,然后以弩机射之,以土填谷,坑杀儒生的故事。
又有西王母的空同灵瓜,吃后成仙的故事。
也有贵族之士落魄,种瓜自给,或偶与汉明帝共吃瓜,而一年三升官位的故事。可见瓜在人们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果品,贵贱皆宜。
正因瓜有食用价值,观赏价值,因而诸多文士以诗、赋等文体歌咏它,使它进入了文学殿堂,大放异彩。
从而附会了更多更奇的美丽动人故事,因而使人们倍感亲切,食而不忘颂。
刘桢这篇《瓜赋》就是其中的代表篇章。
从其歌咏瓜而反映出上层社会贵族的奢侈生活。
他们不劳而获,然而获得的却是挑选最精良的瓜。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