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值夜班的工人都聚在屋里,抽烟喝茶吹牛逼。
每半小时就有人换班去猪场巡视。
还有饲料间值夜的不敢离开。
人就是这样,只要能达到目的,怎么轻松怎么来。
第二天一早,熊贵清顶着黑眼圈出来了。
老弟还没起床。
爸妈已经起来了。
老妈在做早饭,老爸拿着竹扫帚扫着院子里的积雪。
“我来。”
熊贵清打着哈气出来。
熊长禄也不客气,把扫帚交给儿子,他去拿木锨来撮雪。
昨晚下了一夜的雪,一片银白。
院子里的雪要是不及时清理,就得把水泥地冻上。
院子大,熊贵清先扫出一条小道来,然后准备烧水发动车子。
熊长禄知道儿子要送潘春梅回北安,也不计较,而是进屋把睡懒觉的小儿子叫醒。
熊贵清启动了吉普车,趁着暖车的空档,自己洗漱了。
他这才打开院门,把车开了出去。
老爸从屋里出来,喊道:“你走吧,我来关。”
熊贵清喊道:“不用。”
跳下车,关好了大门,上车往潘家去。
潘春梅已经起来了,正在洗漱。
老丈人丈母娘还没起床。
熊贵清进屋跟潘春梅一阵比划,就出来在车上等着。
两人都没吃饭,就直接往北安去。
路上,熊贵清把昨晚得到的几个消息跟潘春梅说了。
搞得小妮子一脸愁容。
“那可咋办啊?”
“你说的是哪件事?”
“猪场呗!”
“这个我会解决的,你就别操这个心了。告诉你是让你了解现在咱家的情况,没让你去解决。”
“再说了,现在不是还没人去告嘛。”
“可是,到了夏天味道一大,怕就有人要告状了。”
“没事,我自有办法。”
熊贵清宽慰了下她。
车子一路疾驰,一个多钟头后就进了城。
两人在路边找了个馆子,车子怠速停在旁边。
大米粥,油条包子,小咸菜。
吃饱之后,朝霞满天。
熊贵清把潘春梅送到了服装店,这才往回走。
在北安加油站加满了油,这才放心回家。
回到家的时候,老爸已经去了猪场,老弟和老妈正在看电视。
午间新闻重点报道了昨天国家发出的一号文件。
关于1986年农村工作的部署。
文件指出:我国农村已开始走上有计划发展商品经济的轨道。
农业和农村工业必须协调发展,把“无工不富”和“无农不稳”有机地结合起来。
1986年农村工作总的要求是:落实政策,深入改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组织产前产后服务,推动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熊贵清只记住了一条,发展商品经济。
所谓有计划发展,意思是逐步放开。
前世,他是不懂的。
如今,对这些有了深刻认识。
改革的脚步在加快,越来越深入了。
自己呢?
他琢磨了一下,还是得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
任何超出能力的跨越都会扯着蛋儿!
老妈刚把午饭做好,于慧勇就来了。
“哟,于慧勇,来,一起吃饭。”
于慧勇倒是没客气,坐下吃了起来。
熊贵清问道:“你来找我有事?”
“今天的新闻看了吗?”
“新闻?啥新闻?”
“就是一号文件嘛。”
“哦,看着一点。咋的?你有啥想法?”
重生83,从养猪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