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米正在忙着跟环球影业谈《致命身份》的影视改编,吉米这边只要版权费,环球影业那边当然也同意,毕竟这样最简单。
但就是版权费的数额暂时没有达成一致,吉米主张要一百八十万美金,但是环球影业只愿意付一百万美金,两边的期望差了八十万。
当然,这都是正常的,一方漫天要价,另一方坐地还钱。生意就要有个谈的过程,要是一拍即合,后续双方肯定都得后悔。
不过两边都不想拖太久,环球影业怕夜长梦多,再有其他竞争对手参与进来他们会变得被动。吉米想早点拿到钱,快速开展接下去的计划。
终于,就在于东要回国的前一天,双方达成共识。
最终《致命身份》的影视改编授权费为一百五十万美金,如果后面五年内环球影业不翻拍的话,版权将自动被YU收回。
除此之外,环球影业还加了三十万美金,目的是让于东挂名编剧。
既然是挂名,于东就可以什么事情都不用做,不过临走的时候他还是见了马丁·斯科塞斯一面,跟对方聊了剧本的事情。
当马丁把十几页写满字的A4纸拿出来时,于东感到非常惊讶,看来马丁真的是有备而来。
这些纸上全是马丁对剧本的想法。
于东当然不可能一页一页仔细去看,马丁为他讲解道:“小说里面总共只有七个角色,我认为对于电影来说有些少了,就决定加几个角色进去,暂时的想法是再加三到七个。背景当然要改成美国这边,我想的是改到一个偏远小镇,雨夜这个元素我准备留下……”
大概听了一遍,于东不禁感慨,名导就是名导,一出手果然不同凡响。于东在写商业小说的时候,脑海中肯定会考虑到一些基础的东西,比如小说的三要素,以及组成小说的四个部分。
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环境又分为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
四个组成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这些都是初中知识,但是不得不想,因为总的来说,小说就这些东西。
而马丁给出的这个——还不能算是剧本,因为都是些零散的东西,但即便如此零散,马丁已经把剧本的每一部分都分好了。
整个电影被分为典型的四幕式,开场先吸引注意,然后调动情绪,进入第二幕的时候要让观众产生期待……
于东最近就在研究剧本写作,马丁这样一个大师随便聊聊都让他受益匪浅。
“不过,关于小说里面的人名数字这个点我一直想不到该如何处理进去,之前吉米提到过可以用罗马的那些神的名字命名,我觉得不太好用。”
于东笑着说道,“你不是想把背景放在一个小镇么?可以更具体一点,所有人都集中在一个旅店,然后他们住在不同的房间里,房间号码从一到十或者十一,具体到多少,要看你安排多少个角色。然后角色的死亡顺序,可以跟这些号码产生联系。”
马丁盯着于东眨了眨眼睛,他本来只是随口一提自己遇到的困难,并没有奢求YU帮他解决,但是没想到的是,YU竟然立马就说出来一个好点子。
“YU,你既然想到这些,为什么当时写小说的时候不加进去?”马丁疑惑道,“难道你当时没有考虑这些么?”
于东笑着解释,“因为小说跟电影不同,我并不需要用这些来服务我的主题。如果过多的使用这些调动读者情绪的设计,很可能会弱化小说里面的心理描写。”
“但是你现在改编的剧本却不一样,我能感受到,你希望突显里面的悬疑色彩,让电影有着持续的紧张感,那这些东西就能加进去了。”
剩下的话于东没说,马丁想要增加悬疑色彩,必然也要舍弃掉一些东西,比如小说中对家庭、学校、青春的探讨。
这种取舍谈不上对错,马丁也是为自己的作品负责。
而于东刚才说的那些呢,其实也是原版《致命身份》电影里面的设计。
但是马丁不知道这些,他忍不住对着于东竖起大拇指:“YU,你能每一部小说都畅销,是有道理的。”
溯流文艺时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