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猛他们把装钱的包拎出来。
赵文虞打开一捆钱。
不管男女老少,有一个算一个。
见者有份,每人500块钱。
现在一户一年也就收入千八百块钱,他这发500块钱,绝对大手笔。
他们村里有300多户,不到1300人。
“您老身体健康。”
“谢谢。”
“给孩子买点衣服。”
“文虞!你出息了。”
当乡里的头头脑脑从吉普车上下来,见到赵文虞给村民发钱,这样的场面他们第一次见。
“霍!这不是张国荣吗?”
“国际巨星。”
“这小子是干啥的?”
村长恭维着说:“是老赵家的,他父母都去世,前年去城里,听说去年到京城,开了一个电影公司,赚了不少钱。”
乡里的头脑问:“他发多少钱?”
“每人500!”
“你们村里多少口?”
“1276,算他1277人。”
“卧槽!这要60多万,这真是打款,乡里中心小学老师发不出工资,要化点缘,赶紧杀猪、宰羊,不能让这个叫赵文虞的跑了。”
村长趁机也去领钱,有钱不领,这不是傻吗?
“赵哥,您可是咱们村的骄傲。”
村长姓李,比他二叔年龄都大,赵文虞笑着说:“我是晚辈。”他把钱递给村长:“买酒喝。”
老人就祝身体健康。
中年人就给孩子买衣服。
和他同龄人,就盖房子。
比他年龄小的,就零花。
十来岁的小孩,就交学费。
不会说话的孩童,就是给压兜钱。
发钱的速度很快,有张猛和杜杰盯着,领完钱简单签个名。
他们村里文盲几乎没有。
95%会写自己名,只有七、八十老人,他们没上过学。
东北平均教育水平全国最高。
两个小时,发了637000元。
村里只有赵文虞还有二叔家三人没领钱。
他这忙完。
心里感觉无比的爽。
相比于赚钱,还是发钱更爽。
手中拿着现金,一个一个发,要比撒币还爽。
今日。
不孝子,成为村里传说。
多年以后村里的孩童长大,回想起今天,还无比自豪,赵文虞是咱们村里出去的。
乡里的头头脑脑见赵文虞忙完。
走过来说了几句恭维的话,随后说到正事。
“乡里小学教师发不出工资。”
“赵总您看。”
他指了指张国荣:“这种留名的事,哥哥张国荣做比较合适,你们只管狮子大张口,只要把钱用在正地方,以后的钱会源源不断。”
不可能没私心,此时也要说的正义凌然。
张国荣听说后,捐献100万人民币给中心小学。
明天就捐。
……
夜晚。
周惠敏和二婶住西屋。
赵文虞、张国荣、二叔、张猛、杜杰他们住东屋。
二叔唉声叹气:“唉……!你太败家了,钱发出去也不会念你好。”
赵文虞心想:他需要人家念他好吗?
这次回来就是要衣锦还乡。
发钱就是图痛快。
赚钱就是要花出去的。
把钱发给乡亲,实实在在到他们手里。
“明天大侄子再给您拿3万块钱,您家又没有饥荒,等小军学完修电脑,就去城里。”
“你可省着点花。”二叔叮嘱他。
“当初你妈……要是……”
开局拍电影,我成了电影大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