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在小院和周围闲逛了半天,便已是傍晚。
小C从邻居家捧来了一大把稻草,还有些干枯的玉米杆子,这便是今晚的燃料。为了丰富晚上的菜色,除了中午剩下的油盐饭,小C还准备了一把碧绿的胡萝卜缨。
“吃过这个吗?”小C问吴先生,“当然吃过,小时候奶奶也蒸过,但是不知道是怎么做的,你还会做这个不成?”吴先生有些诧异。“我跟隔壁奶奶学的,试试看吧。”小C调皮地笑了笑。
蒸萝卜缨可以算作是忆苦饭,但因为如今大家饮食营养结构十分均衡,甚至有些过剩,这摘自田间的无公害蔬菜,却成了补充膳食纤维的有机食物,备受欢迎。做法十分简单,萝卜缨切段,以玉米粉拌匀,加入一些盐和葱花调味,就可以上锅蒸了。
小C将灶膛捅开,用一小把稻草引火扔了进去,接着又抓起一把稻草稀稀松松铺在上面,火苗瞬间就从金色的秸秆间窜了上来,接着放上一把玉米杆,火势就稳住了。
灶前的大铁锅里早已加上了水,小C拉了一把身边的鸡毛风箱,嘎吱嘎吱的响起了儿时熟悉的音乐。吴先生搬了一把小板凳,在旁边看得津津有味,他想不到眼前这么个小姑娘,竟像乡间农妇一般熟悉整个操作流程,不禁感叹道:“你可真不像个90后小姑娘。”
小C看到他投来的惊叹目光,回答道:“我们90后小姑娘是一个人一个活法儿呢。”吴先生笑了笑,小C继续说:“在大城市上班那几年,特别累的时候就想回来,过上几天小时候安逸的田园生活,就像现在这样,拉着风箱煮着饭,不争不抢的,简单又随性。你要不要来烧火?”
吴先生掌管了灶间烧火的工作,看着他笨拙地往灶间添着柴、拉着风箱,小C略觉得有些可爱。“你也是坐了这么多年办公室的人,突然往这灶膛间一坐,感觉是不是特别扭?”小C打趣他道。“我们70后怎么就不能换个活法儿了!”吴先生笑着回答。
小C听他用着自己刚刚的话,笑得更开心了。不一会儿锅里的水开了,小C揭开锅盖,放上了竹制的蒸笼。蒸笼的左边放着中午剩下的油盐饭,右边则是刚刚拌好的萝卜缨。盖上锅盖,只需十来分钟,就可以吃晚饭了。
这边刚忙完,小C看外面夜色渐浓,想去把灯打开,但吴先生阻止了她,“好久没看过这样的夜色了,在城里哪里都是亮堂堂的,让我在其中沉浸一会儿。”
小C只得在一旁坐下,屋子里只有灶间的火苗映出的微弱亮光,而这个认真烧火的中年男子,是这里唯一可以清晰看见的。他的神情依然淡定从容,但眉宇间透着一丝温暖,虽是夏季略有炎热,灶膛的温度却未能让其燥热,反而显着些岁月静好的样子。小C不禁掏出手机,将这幅乡村夏夜的灶间烧火图记录了下来。
小C将照片拿给吴先生看,他并没有因为小C偷拍而生气,反而很开心,并让小C发给他留作纪念。又过了没多会儿,小C觉得应该差不多了,揭开锅盖,饭菜的香气扑面而来。她将油盐饭端了上来,又找来盘子盛了萝卜缨,配上之前调好的酱油蒜汁,一起端到餐厅。
吴先生随后而来,餐厅依然只是开了不算亮堂的白炽灯,为了配合质朴的食物,今天的餐布选择了粗制麻布,这种麻布虽质量不算上乘,却是小C的奶奶留下的,是在家里有纺织机的年代找匠人来家里织的,如今家里只剩下最后两匹,这块桌布便源自其中,是货真价实的老古董。
待二人坐定,小C就急不可耐的催吴先生快尝尝。他拿起筷子扒拉了一口饭,细细品味,竟赞不绝口,“就是这样的,就是这个味道!”吴先生有些激动,看来这一次又让小C猜对了,中午那一份和晚上这一份,差的就是大锅蒸过的味道。
蒸,是起源自中国的一种烹饪方式,在农耕社会中,这种低廉又简便的方法让人们可以在辛勤劳作之后,吃上一口热饭菜,而以水汽为介质传递的热量,可以在最少程度破坏食物本来的味道,并保持或增加食物的湿度,让米饭更为鲜香软糯,有着微波炉无法实现的优势。一碗蒸过的、热腾腾的油盐饭,是农忙时候的奶奶可以给到孙子最贴心的关爱。
食疗实验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