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宝安县警政当局报告,警察所所长林万民事发后向肇事哨兵所在的驻文锦渡金冕多部队进行交涉,队长麦露拔不承认英军开枪导致张添祥死亡,并声称若能在张遗体中找到英军使用的303式枪弹,才同意进一步交涉。
随后麦露拔派出多名士兵试图抢夺张添祥的遗体,但遭到中方的制止。
林万民要求麦露拔检查士兵的枪械,以此便可判知开枪者的身份,该提议又被麦露拔拒绝。
此后,麦露拔承认是英军开枪导致张添祥死亡,并解释说,当时英军士兵见境内聚集多人,气氛紧张,恐生不测,于是向天鸣枪示警,结果误中张添祥致其死亡。
“王案”未平,“张案”又起,当时多发在港英军警与民众冲突事件,舆论风潮再起。
与此同时,宝安县民众在县参议会和各界社团组织下成立后援会,并召开“各界反对英军越境惨杀张添祥案民众大会”。
大会宣读了《为英军越界枪杀张添祥案告同胞书》,声明:“我们在抗战胜利之后,目击港九英军之侮蔑国人种种情形,实有无限之愤恨,此次英军竟恃强在文锦渡越界枪杀同胞张添祥,更令我们发指!……我们惟有集中力量,誓为死者复仇!”
民众游行至宝安县政府,递交了请愿书,请求政府派员与港岛当局交涉处理“张添祥事件”。
其后国民政府开始向港府交涉张添祥之事,遗憾的是交涉来交涉去,其结果跟王水祥案一样,港府表示会赔偿1万港币。
如此便不了了之。
“王、张惨案”善后的结果与国人的预期相去甚远,时人对国民政府交涉不力颇有怨言,更是愤恨英人。
由于“王、张惨案”的不了了之,极大刺激了内地和在港民众的民族情感。
同时港府未能从中吸取教训,仍然实行种族压迫,这让民众对殖民统治者从容忍转向不满。
这是时隔一年后,九龙城寨强拆以及阿才之死会导致全港各界华人积极加入的原因。
事隔一年而已,大家都还记得先前鬼佬的嘴脸。
而现在高要悍然去祭拜王水祥,岂非是火上浇油?
周溪年急了,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本来高要一直躲在高公馆内,大家也不能如何说他。
现在却要亲自下场,岂非给人口舌?
“高会长三思啊。”
周溪年说道:“现在民众本来就是久干枯柴。”
“你去王水祥那边祭拜不是火上浇油?”
高要说道:“祭拜了王水祥后,还要再去薄扶林祭拜阿才。”
周溪年彻底麻了,他眨巴下眼皮:“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民气不宜压抑。”
周溪年想下车了,他真恨不得抽自己一记耳光,没事来凑什么热闹?
现在好了,要是下车,等于自绝于广大市民面前。
王水祥葬于九龙西贡坳坟场,由“小贩工商总会”和“超立社”两个小贩团体为其募集丧葬费用并举行路祭。
当时打幡执绋行列长达一公里,荣哀之至,为从来所罕见。
实在是因为当时来港之人生活无着,许多人只能以走街串巷的小贩为生,偏偏港府治下的警察视小贩为猪仔,动辄呵斥殴打,时不时还要问小贩拿钱潇洒。
王水祥并非是第一個被殴打的,绝大部分做小贩的,都被港府治下的警察、洁净局、消防局等公务员给殴打、勒索过。
车子在中环码头停下,高要看一眼周溪年,眼神颇有点意味深长,他没有多讲,而是下车走去码头。
那里停着艘游艇,高某人要坐这艘游艇泛舟前往西贡。
而后从西贡码头开始,便大张旗鼓路祭,而后抵达王水祥。
有的人虽然死了,但是他还活在人们的心中。
高要马上就要踏上游艇舷梯,周溪年这回是真的急了,他一把冲上前拉住高要的袖子,而后哀求:“高会长,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
高要非常人,其是全港潮州商会的会长,可以直接影响十几万人,间接影响数十万人。
重生港岛,我,米饭班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